諾貝爾獎得主:成功得益於研究環境自由

【新唐人2009年12月9日訊】本週也是諾貝爾獎周,諾貝爾獎得主們聚集在斯德哥爾摩,在瑞典皇家科學院新聞發佈會上,獲獎者分享了他們成功秘訣之後,發現他們的共同之處在於研究環境的自由氛圍。

12月7日的諾貝爾新聞發佈會上,物理、化學和經濟學獎的得獎人應邀講述了他們是如何步入科學的,又是甚麼樣的研究氛圍使他們獲得諾貝爾大獎。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鮑以爾(Willard S. Boyle)「我想強調剛才喬治的話,因為我認為至關重要的是做研究的人須要享有自由,好讓他們能夠選擇自己的項目。自由是開啟一切的鑰匙」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施泰茨Thomas A. Steitz 「科學家不是課堂裡生成的,科學家是在彼此影響和相互受益中產生的。」

今天諾貝獎的得主們和我們分享了在他們的科學研究中有一個自由的研究環境,通過交流,那才是他們成功的秘訣。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尤納斯Ada E. Yonath:「 我實在是太幸運了,因為人們信任我。這使得那些比較困難的問題、很重要的問題有可能被觸及到。儘管我不總是採用和別人一樣的工作方式。 因此自由和信任,尤其是信任,這對我來說很重要 。」

76歲的華裔科學家高錕(Charles K. Kao),獲得今年物理學獎的一半,由於健康原因沒有出席新聞發佈會。本臺記者在休息間遇到了高教授夫婦。他表示他為獲得諾貝獎感到很開心。

新唐人記者鄭新、張華瑞典皇家科學院報導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