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漣:在非洲庭院起舞的中國身影

【新唐人2009年10月30日訊】前一向發生在納米比亞的同方威視腐敗案件,使“中國模式”的價值在非洲人心目中嚴重受損。由於在非洲庭院起舞的中國身影越來越龐大,而這個身影又實在過於醜陋,因此不僅遭到國際社會的指責,還引起非洲本地精英的不滿。

一、中國現階段非洲戰略的形成及特點

至今為止,在非洲53個主權國家中,已經有49個與中國建立了外交關係(其餘4國保持與臺灣的“外交關係”)。在世界範圍內來說,與其它地區相比較,中國對非洲的滲透與影響最為成功。

中共建政以來,中國的非洲戰略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1950-1978年,中國的非洲戰略重點在於打破西方及蘇聯的封鎖,爭取國際政治同盟軍。中國對非援助集中在支持非洲的反殖民族運動、非洲獨立國家的反霸鬥爭以及援助非洲各國的經濟建設,如坦贊鐵路及各種大型標誌性建築均是這一時期完成。

1979-1994年,中國的非洲戰略重點發生轉移,呈現兩個特點:一是與臺灣爭奪非洲國家。1989-1995年,6個非洲國家與臺灣建立外交關係,中國外交遭受重挫,這一點使得對台工作成為非洲戰略中至關重要的部分。

1995年至今,中國完全放棄了“反殖反霸”這一意識形態戰略,交流領域從單一到多元,經濟方面則從單純的經濟援助改變為資源開發,非洲成了中國第三外交──資源外交的重要目標。尤其是在共同抵制國際社會對中非人權狀態的批評方面,中國與非洲一些國家更是形成了暴政者利益同盟。

這一時期的中非關係明顯具有兩大特徵:中非國家的首腦外交成為雙方關係的基礎,在戰略性資源方面的投資開發構成中非合作的實質關係,經濟影響力的提升使中國成為非洲第二大交易夥伴。然而這一戰略卻對現有的國際秩序構成了衝擊,中國的政治影響力日益明顯。特別是中國保護違反人權的國家以及無視非洲國家治理和透明度問題,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話題。

二、中國成為備受指責的“新殖民主義”

不少非洲精英人士及非政府組織對中國在非洲的經濟開發表示質疑,這種批評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

1、中國在非洲的行為是“新殖民主義”或“經濟帝國主義”,為了掠奪能源罔顧非洲的環境生態。

中國進口的主要是能源和原料,這種採掘型工業對環境破壞較大,從而引起一些非洲政府或非政府組織的批評和抗議。中國在非洲的經濟開發主要是石油開採、木材開採和修建大壩。非洲學者和非政府組織,多對中國的石油開採和修建大壩提出批評。西方公司受到公民社會的監督,不敢在非洲從事有悖於人權和道德的開採活動。比如奧地利與加拿大的公司,就在公眾輿論的壓力之下,放棄了蘇丹的石油開採權。

但中國、馬來西亞和印度的石油公司由於缺乏公民社會的干預,購買了這些特許權。中國石油公司大量徵用土地,破壞了當地傳統生計,導致上尼祿河北部的居民流離失所,對南部居民缺乏尊重。蘇丹和莫三比克兩國的知識份子對中國在非洲修築大壩很有意見,以倫敦和喀土穆為基地的蘇丹人組織皮安基的主任阿裡‧阿斯庫裡曾撰文批評中國迫使產油區居民遷移;還提到中國參與修建的麥洛維大壩迫使3個民族群體遷移,影響到眾多居民的生活。

2、中國在非洲的經濟開發並未為非洲人民帶來多少就業機會。

一些中國公司考慮到文化差異、語言障礙和成本問題,大都從中國國內帶去勞動力,所以中國的投資開發並未使非洲本土勞動力的就業狀況有所改善。加之這些中國企業往往將國內的一些工作模式(過長的勞動時間、過低的工資待遇與惡劣的工作條件等)搬到非洲,造成不良影響。這使中國公司及中國人在當地不受歡迎,當地人的武裝組織襲擊中國工人的事情也時有發生,安全風險日益增多。

3、漠視人權並支持獨裁政府。

中國對非洲的援助方式所造成的危害備受指責,原因有三點:

第一,中國不干涉他國內政和不附帶任何條件的援助,打破了西方國家援助附帶政治條件的模式,使一些非洲國家肆無忌憚地行使專制權力。英國皇家非洲學會會長理查‧道登指出“中國政府喜歡和不民主的政府打交道”。中國對津巴布韋總統穆加貝的支持也在國際社會備受指責。中國與蘇丹的經濟合作成果,主要是在蘇丹大量開採石油。而據聯合國環境署的最新報告,達富爾危機的主要根源是環境惡化。而蘇丹等國在抵制國際社會,對兩國人權狀態的批評方面更是利益同盟。

第二,中國對非援助數字不透明。現階段,中國援助非洲由商務部負責,但各省市及各部委各有自己的專案,高層領導人出訪時又有靈活掌握的額度,這種多頭援助的方式使得援助總數難以確定。

第三,中國的援助以國家貸款形式幫助非洲國家的經濟建設,但由於非洲國家普遍缺乏管理能力,中國向非洲的各種貸款,不僅難以幫助其正常發展,反而會使其背上沉重的債務負擔,並對其政治發展帶來消極影響。

中國對納米比亞援助和與此相關的採購醜聞,可以很生動地說明中國這種將海外援助與本國公司利益掛鉤的方式,面臨極大的腐敗風險。中國當年為這個非洲小國提供低息貸款的條件是,購買價值5530萬美元的中國集裝箱掃描器,以“幫助打擊走私”。集裝箱掃描器的供貨廠商是同方威視,中共總書記兼國家主席胡錦濤的兒子,則是這家公司的負責人。2007年胡錦濤曾率130人的代表團訪問納米比亞,促進了中國與納米比亞間的經濟合作;可以說,發生在納米比亞的同方威視腐敗案件,只是“中國模式”在非洲貶值的開端,中國在非洲的“經濟合作”必然會遇到越來越多的麻煩。

(原載《中國縱覽》2009年10月10日)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