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周 11人獲獎

【新唐人2009年10月11日訊】

本周11位諾貝爾大獎的得主相繼出爐,物理學獎中有華裔高中,和平獎頗爆冷門、描寫共產時期黑暗生活的文學作品,再次獲得文學獎。今年每項獎的獎金仍為一千万瑞典克朗,約合140万美金。下面讓我們看看本台記者從北歐發來的綜合報道。

10月5日,諾貝爾醫學獎委員會宣布了三位美國科學家由于他們對端粒和端粒脢保護染色体机理的發現獲獎, 他們分別是澳、美國教授伊利莎白‧布萊克伯恩、美國教授卡羅‧格雷德和英、美教授杰克‧紹斯塔克。該發現對于治療癌症以及抵抗人体衰老具有重大意義。

采訪漢森教授:「我們希望找到藥物、甚至預防藥物來攔阻端粒脢,從而治療癌症或者減緩癌症的發展。但是否有效現在說還太早。」

享有光纖之父的聲譽的高錕是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得主之一,他的研究大幅突破了光在玻璃光纖中傳播的距离,光纖在通訊領域上的應用跟我們目前的生活應用已經是密不可分,例如网路的高速傳輸,大幅提高了我們的通訊品質。76歲高錕出生于上海香世家,1948年全家遷往香港,曾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与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他的獲獎尤其讓港台人士倍感驕傲。

另外二分之一物理學獎金由美國籍科學家鮑以爾(Willard Boyle)和史密斯(George Smith)共同分享。他們以在1970年代發明可應用于數位相机、光學掃瞄器与攝影机的光電耦合元件(CCD)獲物理獎,算是遲來的肯定。

今年的化學獎是關于破解DNA代碼方面的研究,由兩位美國教授:万卡特拉曼-萊馬克里斯南和托馬斯-施泰茨,還有一位以色列女生物學家阿達-尤納斯共同獲得,以表彰他們在核糖体結构和功能的研究,為人類發現各种疾病的抗生素起了奠基石的作用:

諾貝爾化學獎評委 阿斯特麗德.格賴斯倫德(Astrid Graslund)教授:「這個新的知識,我認為可能是發現新藥的最好的方法,所以對日常生活絕對是重要的!如果我們倒退到上個世紀30年代還沒有發現抗生素的年代,那將是巨大的災難,因為人們會因為簡單的感染而死。」

德國女作家赫塔-穆勒獨自摘取 諾貝爾文學獎的桂冠,評委會表彰她「以詩歌的凝練和散文的率直,描寫了權益被剝奪了的人群的生活」。

今年56歲的穆勒出生于羅馬尼亞的德語少數民族地區。她的母親曾被關押在一個前蘇聯的勞改營5年,她自己也在拒絕當局要求作一個情報人員后,受到前羅馬尼亞秘密警察的騷扰, 和對她的作品的查禁。她的作品以描寫羅馬尼亞共党垮台前的极權統治時期,人民痛苦生活在秘密警察無所不在的監控中,而震撼人心。

今年的諾貝爾和平獎爆冷門,包括獲獎人本人、上任僅九個月的美國總統奧巴馬也感到惊訝,外界反映褒貶不一。

但批評家說,這個和平獎更像是個期望,而不是如歷屆一樣,鼓勵獲獎者對世界和平的貢獻。

諾貝爾和平獎評審委員會今年共收到205位提名,是歷屆提名人數最多的一次,中國大陸的胡佳是其中的熱門人選之一。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