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抖 醫師:不一定是巴金森氏症

【新唐人2009年7月20日訊】(中央社記者黃彥瑜新竹市20日電)新竹市一名30歲女性因為有手抖現象,擔心自己是否罹患巴金森氏症而求診。新竹醫院醫師今天表示,巴金森氏症是休息性手抖,這名女性經診斷為動作性手抖,不必過於擔憂。

衛生署新竹醫院神經內科醫師蔡佩君表示,日前一名30歲女性前來門診,表示最近一年來拿杯子或夾菜時會有手抖現象,擔心自己是否罹患巴金森氏症

蔡佩君表示,這名患者把手放在膝上休息時手並不抖,且走路快速,動作靈活,年齡也較一般散發性巴金森氏症年輕,因此初步排除巴金森氏症;但患者雙手向前舉時,手抖特別明顯,故診斷為姿勢性手抖,屬於動作性手抖的一種。

另外,這名患者表示年輕時就有手輕微抖動的情況,也無酒精中毒及使用藥物產生副作用的可能性(如支氣管擴張劑),且經抽血後排除因甲狀腺功能亢進或肝功能惡化等可能造成的顫抖。

蔡佩君表示,最常見的動作性手抖是原發性手抖,通常由一隻手開始,然後另一隻手也會,隨著年齡慢慢越來越明顯。其中約一半是遺傳所致,為自體顯性遺傳,發生手抖症狀的年齡約在15歲左右,有時連頭、頸、臉、下巴及聲帶也會顫抖。

她指出,巴金森症氏是休息性手抖,雙手處於休息狀態時,通常是放在膝上時會出現規律性的顫抖,有時腳也會顫抖,除此之外,病人還會出現手腳僵硬、活動變慢、步態不穩等症狀。

蔡佩君說,動作性手抖如果不嚴重,不影響生活或工作,不一定要治療;若嚴重時,可藉由藥物控制症狀,患者不必過於擔憂。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