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書」爆六四事件中的「國家機密」

【新唐人2009年5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史靜紐約報導)「六四」20週年前夕,歷史文獻學者吳仁華推出新書《六四事件中的戒嚴部隊》﹐書中收集了所有當年進京部隊的番號、參與鎮壓的單位和有名有姓的官兵二千多人﹐該書講述了事件中15名軍警的死亡真相﹐中共將此書列為禁書。

昨天(5月26日)下午﹐民主中國陣線﹑中國民主黨美東黨部、北京之春雜誌社在紐約法拉盛聯合為吳仁華舉辦新書講評會,《北京之春》董事長于大海﹑主編胡平 ﹑中國憲政協會理事長王軍濤﹑律師高光俊﹑89民運天安門對話團團長項小吉以及主持人唐元雋等均給予了新書很高的評價。

以下是吳仁華在會議上的講話內容:

最重要的真相就是屠殺

1989年天安門事件最重要的一個真相就是屠殺,它最核心的一個問題就是動用全副武裝的正規軍隊來屠殺手無寸鐵的平民。

二十年來,關於天安門事件各個方面有很多的評論-學生絕食、遊行、軍隊鎮壓等等。我個人作為一個親身經歷者和歷史學者,始終最關注的就是屠殺的真相。如果我們不能還原這個屠殺真相,就沒辦法給這個運動作出一個公平與正確的評價。

所以20年來,我花了很多的精力去蒐集資料,第一本書《天安門血腥清場內幕》寫1989年6月3號到4號整個天安門廣場清場的過程。這本書的資料蒐集與寫作過程相對來講比較順利,因為這個期間我一直都在第一線的天安門廣場,隨著學生隊伍撤出來又親身經歷坦克輾壓學生的事件。

蒐集「國家機密」

而第二本書《六四事件中戒嚴部隊》的資料蒐集跟寫作過程就非常非常艱苦。因為我們都知道,在中國,軍隊所有的有關方面的資料都屬於國家機密,包括軍隊的番號、部隊的駐地、指揮官姓名等等,都屬於部隊的機密,而且又牽扯到六四鎮壓這樣一個敏感的事件,所以這些方面的軍隊資料就更不容易蒐集。

我的資料都是我花大量的時間,用心蒐集,然後從這些零零碎碎的資料裡再用自己掌握的文獻學最基本技能-考據的專業,來破解這些資料。

我並沒有能耐直接拿到中共軍方的內部資料。我跟很多網友開玩笑說,我的同班同學同宿舍的好朋友,他就是擔任過中央檔案館的館長,現在是中央辦公廳檔案局的局長,我也不可能通過這種關係去要資料。

首次明確戒嚴部隊數字

這本關於戒嚴部隊的書,首次明確回答了1989年這場鎮壓到底有多少軍隊進了北京,就是部隊的番號和人數:14個陸軍集團軍,一個空戰第15軍,北京軍區炮兵第14師,天津警備區坦克第1師,北京警備第1師跟警備第3師,武警部隊北京總隊。

我可以負責任的說,這些數字跟番號是非常確切的,而過去很多種說法都不確切,有說從18萬到35萬人不等,包括最近新華社國內新聞部的主任在香港也出了一本書談到了戒嚴部隊,說的都不確切。就包括最近出的趙紫陽錄音帶裡也不可能談到戒嚴部隊的部分,因為他從5月19號以後他也失去了人身自由,對最後軍隊的部署也不是很了解。

誰下命令開槍

第二個比較有價值的就是我基本上把開槍命令的情況搞清楚了。過去的疑問包括六四鎮壓是不是有一個中共高層的開槍命令?開槍命令是什麼時間下達的?

我在書中說清楚了,開槍的時間是在10點鐘左右下達的。戒嚴部隊的前進指揮部設在軍事博物館,其清場指揮部設在人民大會堂。開槍命令來自軍事博物館的前進指揮部。

第一個接到開槍命令的是38軍。第一槍在五棵松路口打響,現知第一個死難者鄒小明,也是被打死在五棵松路口的。這些都證明我蒐集的資料是準確的。

軍警死亡情況可破謊言

第三個我比較滿意的就是我專門研究了軍警的死亡情況,這也就破解了共產黨當年所說的謊言。因為中共一再宣傳說,是先有了反革命暴亂,然後軍隊迫不得已才開槍鎮壓。所以我就一定要搞清軍警的死亡人數。

我經過多年的努力,查實了軍警的死亡人數隻有15個。中共一直在講假話誇大軍警死亡數字,為證明北京確實存在反革命暴亂,學生暴徒在殺害軍警,軍警才不得不開槍鎮壓。

軍警15個人的具體的死亡情況,我在書中也有詳細介紹。其中有8個軍警根本就跟6月3號到4號所謂的暴民行動沒關係。

「最好的禮物」給國內親朋好友

王軍濤說,該書對於研究89民運和現在中國的政治體制都很有價值。項小吉認為吳仁華新書的威力不亞於中共出動的二十萬鎮壓軍隊。《北京之春》雜誌主編胡平則呼籲與會者不僅要自己讀此書﹐還要買給國內的親朋好友。他說﹐這是最好的禮物。

吳仁華說,對「六四」劊子手的所做所為一定要留下記錄。經過十多年的收集工作﹐終於在新書中首次確定了進京部隊的番號和人數,開槍命令的下達,並公佈了15名軍警死亡的時間和地點。其中八人與六四事件無關。其餘都是在軍隊開槍之後死亡,是民眾被軍隊屠殺激怒之後暴力反抗。

在政法大學擔任講師的吳仁華6月3號晚經歷了六部口碾壓學生事件。他舉例說明當時並不存在暴亂。他說﹐六、七萬人把三百多名官兵圍堵在天壇東大門牆外。結果是群眾把途中受傷的十一名官兵送往醫院急救,然後群眾給他們送吃送喝的。這反映了當時北京普遍的一個情況﹐只要軍隊聽從民眾的勸阻,停止前進,老百姓就非常友善的對待他們。

吳仁華說﹐書中列出的戒嚴部隊部份官兵的名單是經過反复核實的,由於資料蒐集、破譯等原因,比他從前寫「天安門血腥清場內幕」要費時費力。不過,他僅在互聯網上公佈了書的提綱就收到中國軍方高級官員提供的更多資料。

吳仁華是北大七七級的學生,畢業後在中國政法大學工作,是八九年六四天安門學生運動的領袖之一,後流亡到美國,曾任《新聞自由導報》主編。他從不同視角中考察,真實、理性、客觀、反映了此歷史事件對中國的重大影響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