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09年5月21日訊】(中央社記者黃彥瑜新竹縣21日電)「老櫃子放了60年還有人去買,為何奇木傢俱用了3到5年,就被丟到路上?」承接父親的傳統木藝事業,出生北埔客家庄的范揚田、范揚武兄弟用創新思維為老東西注入生命。對他們而言,客家的簡約哲學,就是力量。而老祖宗晴耕雨讀的生活,更讓他們對環境變化處之泰然。
出生北埔五指山下偏僻村落,身為長男的范揚田,從小跟著父親到尖石山區一帶伐木。客家人認為,「做3個早上,抵得1天的工作」,他每天上學前,都要早起幫忙父親工作,連寒暑假也不得閒,而山路遙遠,一走就是1個多小時,「和當兵比起來,當兵真是輕鬆多了。」
從小在木頭堆裡打轉,范氏兄弟對木材瞭若指掌,木頭對他們而言,是屬於家的情感,「聞到木頭的味道,就知道,家快到了」。
台灣的奇木傢俱曾經風光一時,但隨著時代演變,也面臨市場萎縮困境。從小在鄉下長大,范揚田笑說,「小時候以為北埔就是全世界」。不過,雖然成長背景單純,面對更廣闊的世界,他們卻沒有退縮,反而是不斷的好奇探索。
范揚田說,父親的教育理念讓他們知道,「不能坐困愁城,要走出去才能找到方向」。范氏兄弟為了找出路,拚命看書,而復興美工畢業的范揚武,甚至到雕塑大師楊英風的家樓下按門鈴,當面請益。因緣際會接觸到古早時代製作糕餅的粿模、清朝和民初時期的紅眠床、窗花、飛簷、廚櫃及梳妝台等古董傢俱,也讓范氏兄弟找到靈感,「發現無限可能」。
不過,「不斷的往外看,卻是愈來愈失落」。范揚田坦承,不斷追逐外面的世界,他曾陷入迷惘,「所以一定要回歸本質,在外面看過後,還是要回頭檢查自己的內心」。他們從小就在北埔天水堂、金廣福等古蹟附近長大,經此之後更能深刻領略客家建築就地取材的質樸之美,雖然線條簡約,完美的結構卻讓人感動。
范氏兄弟的原木創作傢俱逐漸受到好評,不僅在各縣市文化局、藝廊展出,也吸引許多大老闆青睞,甚至還有一些在台灣工作的澳洲、奧地利和美國客戶。
范揚田說,「愈是簡單、原味,就愈能享受自然的生活,並且取之自然,用之自然,更尊重自然。」每一塊木頭都有獨特的硬度、溼度、花紋、造型、節理、韌性色澤,除了深刻體會各種木質,更需要後天人為的刻意醞釀,那是機械量產永遠無法擁有的光陰智慧。
范揚武則補充說,「每一塊木頭,都有自己的生命痕跡,看著木頭,腦袋就開始奔騰,有時想到山川,有時飄到奇石」,他認為,「作品其實躲在每塊木頭裡,我要做的事,就是把它釋放出來。」
對范氏兄弟而言,客家人的簡約哲學,就是一股力量。表現在作品裡,他們用心讓老木頭有了新生命,運用在日常生活,面對大環境變化,他們「處之泰然」。
「今天的台灣英雄」專欄部落格網址:http://www.cna.com.tw/TWH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