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09年4月28日訊】(中央社台北28日電)中國大陸上海復旦大學日前經過專家考試和校招生領導小組討論,將38歲的蔡偉列入年度博士生擬錄取名單。蔡偉僅高中學歷,是1名三輪車夫。
上海「解放日報」報導,復旦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顧雲深表示,2000年起,復旦實施一項制度:兩院院士、傑出教授和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指導老師,可自主招收博士生。考題由導師自己定,學生可以不參加統考。因此,蔡偉的導師、古文字學泰斗裘錫圭有資格錄取蔡偉。
1997年1月,裘錫奎在「文物」上發表文章「『神烏賦』初探」,文中提及尹灣漢墓出土的簡牘篇目「神烏賦」,其中的「佐子」不明其意。
蔡偉寫信告知「佐子」應讀為「嗟子」,亦即「嗟」,是歎詞。後來裘錫奎在1998年第3期「文物」上,發表「『佐子』應讀為『嗟子』」,稱蔡偉「其言甚為有理」。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劉釗表示,蔡偉沒有受過專業的學術訓練,很多最新出土的文獻也沒機會讀到,但自學大量傳世典籍,許多到了倒背如流的程度。
蔡偉的父母都是工人,他對古代典籍的熱愛出於天生興趣。他自幼熱愛書法,學生時代迷上唐詩宋詞,高2時在「文史」上偶然看到裘錫奎一篇論文,從此被吸引。
高中時,蔡偉除了語文,其他科目成績一塌糊塗,最終沒能考上大學,而是進了1家膠管廠當工人。
1994年膠管廠效益不好,蔡偉失業,在1家商場門口擺小攤,他利用業餘時間看書。他說,「家裡人不懂我在讀什麼,也不干涉,反正不花錢。」
2007年,妻子生病,為掙更多的錢,蔡偉開始當三輪車伕,「多的時候1天能掙30來塊,比擺攤強,看書的時間卻越來越少」。
蔡偉寫信給北大年輕學者董珊,董珊把此事告訴老師劉釗教授,恰好復旦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要與中華書局、湖南省博物館聯合編纂「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於是臨時聘請蔡偉。
去年9月,蔡偉來到上海。今年,在裘錫奎的推薦下,38歲的他獲得考博士班的機會。
復旦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顧雲深表示,蔡偉入學後,必須先完成大學及碩士階段的學業,再修讀博士。考慮到他的特殊情況,學校將在科目上做一些微調,例如免修英語,改修日語,一是蔡偉從頭學起來容易些,二是日本也有同類研究,有益於他閱讀國際學術報告。
他說,「復旦招收蔡偉,是出於對人才的愛惜,應該對他負責,給予他規範、完整的學術訓練。」
對未來,蔡偉並無太多打算,他妻兒仍在錦州,妻子送報謀生。
蔡偉說,自己尚在國學大師王國維所言的「第二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條走了近20年的學問之路,永無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