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提早剖腹產危及新生兒健康

【新唐人2009年1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胡維真編譯報導)當生產過程不順利時,剖腹產通常是確保母子均安的最後手段。相傳羅馬時代凱撒大帝即是因為難產而剖腹出生,這也是此種手術命名為帝王切開術(Cesarean Section)的由來。

到了21世紀的今天,許多孕婦因為各種理由而主動要求剖腹產,甚至選擇讓自己的孩子比醫療指南中39週的建議要提早一、二個星期出生。然而,美國阿拉巴馬伯明罕大學的一個大型研究,首次對新生兒提前剖腹生產的風險提供了統計數據。

37週比39週的風險高出兩倍

根據統計,曾接受剖腹產的13,258名孕婦中,這次生產有36%選擇未滿39週即提前剖腹生產。而美國婦產科醫師學會曾建議:懷孕滿39週再剖腹生產是比較安全的,否則嬰兒的肺部可能尚未發育完全,而且無法自行正常調節血糖。

而伯明罕大學的研究顯示,懷孕37、38週即剖腹出生的嬰兒比懷孕滿39週才剖腹出生的嬰兒更易罹患呼吸窘迫、心臟病、敗血、痙攣等醫療併發症,37週剖腹出生的嬰兒發病率為15.3%;38週為11%;39週為7.3%,37週的發病率是39週的兩倍高。

此外,37週剖腹出生的嬰兒比39週剖腹出生的嬰兒在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症的罹患率要高出4.2倍;血糖過低的機率為3.3倍;受感染為2.9倍;需要住在加護病房或入院治療達五天以上的機率則高於二倍。

研究人員也發現,即使妊娠期相同,但剖腹產的嬰兒比自然產的嬰兒在呼吸方面較容易有困難,這是因為在自然生產的過程中,已為胎兒肺部的自行呼吸預做準備。

造成提前剖腹產的趨勢為何?

對於許多婦女而言,選擇提早生產的原因也許在於現代的生活步調緊湊,職業婦女急著重返工作崗位,也可能是為避免延長不必要的懷孕階段。因為根據美國婦產科醫師學會的建議,39週對不論自然或剖腹產都是最理想的,而學術上來說,經過了37週的妊娠期就被認為是足月了。因此,許多婦女在懷孕達37週後即迫不及待的施行剖腹產,她們認為,既然胎兒已足月了,又何必再等兩星期才剖腹呢?這其實是個誤解,兩個星期對胎兒的發育的確是有差異的。

剖腹和自然產的差異

剖腹產是醫生及母親決定嬰兒從子宮內剝離的時間,而自然生產是胎兒發育完全後,自動發起脫離子宮的過程,這可能是妊娠期37週後的任何時間。因此,自然生產的嬰兒是「瓜熟蒂落」,即使只有37週的孕期也會是健康的。相較之下,剖腹產的嬰兒可能還未發育妥當,就被強行帶離子宮。

這個研究也顯示,一些41、42週才剖腹生產的嬰兒也出現醫療問題。

懷孕足月後再生產

雖然許多婦產科醫師並不願意為懷孕未滿39週的婦女進行剖腹產,但迫於新生兒父母主動要求的壓力,產科醫師也備感無奈。但為了嬰兒日後的健康,研究人員仍建議,最好懷孕足月後再生產為佳。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