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預測:人民幣將陷入長期貶值

【新唐人2009年1月9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近來,在國際金融風暴的衝擊下,人民幣未來是升值還是貶值引多方爭議。新週刊1月4日報導稱,歐元之外,美元疲軟,亞洲勃興,世人期待的下一個硬通貨也許是「人民幣」。可是,反觀中國的境況,不容樂觀。據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劉罡分析,12月份的出口額將會說明人民幣理應大貶值。也有專家分析,中國社會轉型有滑入「拉美化陷阱」的危險,人民幣將開始另一輪貶值長週期。

出口下降 失業增加

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劉罡1月8日發表題為「人民幣理應大貶值」的文章稱,「這不是故作驚人之語,12月份的出口額自會說明一切。」

文章表示,台灣12月份出口額較上年同期創記錄地下降41.9%,對大陸和香港的出口額更是大降54.0%。鑒於台灣是大陸出口鏈上家,因此大陸12月的出口有可能與台灣一樣出現慘跌,估計出口降幅很可能達20%。如果這一惡化趨勢延續,今年的出口降幅很可能會大大高於上一次出現負增長的1998年。

文章認為,出口下降肯定會嚴重衝擊中國的外向型產業。雖然中國 2008年前10個月的出口增幅都在20%以上,但由於最後兩個月的出口驟降,出口大省廣東去年淨轉出的外省勞動力達到60萬左右。

可以想見,如果中國出口降幅超過20%,失業人數可能增至數百萬,連帶造成的失業人口更將幾倍於此。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任何國家都承擔不起,文章分析,中國政府很快就會發現,除了讓人民幣大幅貶值,很難促進出口。

資金外流漸成趨勢

此外,上個月,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官員表示,中國外匯儲備自2003年12月份以來首次出現下降。這很可能是在華經營的跨國公司轉移資金出境所致。美國銀行和瑞銀等跨國銀行為了彌補自身財務窟窿,最近紛紛出售手中的中資銀行股份。摩根士丹利更是計劃打包出售其在上海的多項物業,套現離場的趨勢十分明顯。

1月7日,中國商務部發佈《境外投資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規定國內企業投資額在1億美元及以上的境外投資都須報商務部核准。此舉扭轉了中國近年來不斷放寬海外投資管治的總趨勢。在資金外流已漸成趨勢的大背景下,堅守人民幣現有匯率只能讓中國蒙受更大損失。

文章稱,如果奧巴馬政府不能以強勢美元政策力阻全球經濟滑入災難性深淵,中國除了隨波逐流讓人民幣大幅貶值外,還能有其他選擇嗎?

而且,近日內,赴香港股市掛牌的中資銀行股,屢遭原先參股的外資法人拋售持股,使得這些個股股價慘跌。譬如瑞士銀行出清所持有的中國銀行H股、美國銀行拋售56億股建設銀行H股,1月7日再傳出李嘉誠基金配售中國銀行H股20億股。同時,也傳出外資蘇格蘭皇家銀行,也計畫出售金額高達20億英鎊的中國銀行H股。

人民幣存在貶20%潛在風險

據第一財經日報此前報導,過去人民幣升值的原因在於外貿依存度大幅度提高和外資主導下的產業格局。中國外貿依存度由1997年的42%提高到2006年的78%。國務院報告稱,在中國已開放的產業中,每個產業中排名前5位的企業幾乎都由外資控制:中國28個主要產業中,外資在 21個產業中擁有多數資產控制權。熱錢藉助外企或依附於外資的中資企業在相當大程度上有呼風喚雨的能力。

報導稱,2003年以來,人民幣以房價飆升為標誌開始對內嚴重貶值,然而卻從2005年開始對外大幅升值,這個背道而馳的進程會持續多久?匯率只有接近貨幣真實價值才是可持續的。如果中國真實通脹率與利率背離得越來越遠,嚴重負利率的貨幣遲早會面臨市場的拋壓,即在大漲後大跌,甚至導致整個金融體系的崩潰

近年來,有專家不斷強調,中國社會轉型有滑入「拉美化陷阱」的危險,拉美化對於匯率而言就是意味著大幅貶值。人民幣匯率水平取決於市場更多強調美元泡沫還是強調人民幣泡沫。而美元泡沫可以轉化為人民幣等其他貨幣泡沫,人民幣泡沫則很難轉化為美元泡沫,所以在相同泡沫水平情況下,人民幣的基本趨勢是貶值而不是升值。

因此,報導稱,人民幣將開始另一輪貶值長週期。而人民幣貶值20%也並非不可能。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