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國際金融風暴影響,廣東地區許多中小型企業紛紛倒閉。有大陸網友披露,部分「倖存」企業,為了節省開支,只報銷員工七成交通費,而廣州一家公司的員工表示,該公司員工外出辦事,要自己承擔交通費。對於本週東莞出現大量農民工「退保」現象,大陸學者胡星斗認為,造成農民工退保的原因,是因為他們不指望能獲得社會保障。
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九月份以來,珠三角一帶大批中小企業倒閉,而有些企業想方設法節省開支,最後將「省錢」的主意打到了員工口袋裡。星期四,在網易論壇,一名網友披露,他所在的深圳某機械公司管理人員,由於生意不好,竟然把公司員工正常的費用報銷,無條件剋扣三成,只報銷七成。廣州的趙小姐表示,這種剋扣方式,在珠三角地區很普遍,她們公司規定,員工在市區辦事,交通費自理:「有的企業都沒有報銷,看我們的企業,外出辦事,交通費都不給報的,珠三角很多小企業都倒閉掉了,大概有70%吧」。
東莞長安鎮上角村是當地最富裕的一個工業區,鎮上有數百家大型企業。最近三個月,因裁員或倒閉,至少有1/3的工人離去。當地的梁先生說:「以前鳳凰集團(音)有家公司好幾千人,現在只有幾百人了,沒事做,裁員。正陽電機廠以前工資六、七千元一個月, 現在很多都走掉了。」
據《中國經濟週刊》日前報導,在珠三角地區關閉企業數量較多的地市分別是:東莞、中山、珠海、深圳、汕尾、佛山等市。關閉企業主要集中在紡織服裝、五金塑料、電子產品、陶瓷建材等行業。
而據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星期三公佈的最新數字顯示,截至11月底,十省份農民工返鄉人數,總計有485萬人。
報導稱,大批的失業導致了農民工「退保」潮提前到來。據大陸的財經網星期四報導,農民工集中的廣東東莞市近日迎來了農民工「退保」高峰。星期二,在東莞市社保局石碣鎮分局看到,前來申請「退保」的外來工排出約120米的長龍,而遲來的可能要再排半天或一天隊。雖然辦一起退保申請,平均只需兩分鐘,但依然有一群外來工抱怨說,他們排了兩天隊,至今還沒有拿到退保金。
所謂「退保」,指農民工從用工企業離職後,把原由個人和企業交納的社會養老保險帳戶中的個人帳戶部分領回來,並同時終結原社會養老保險待遇。
據悉,對於農民工大量「退保」,研究農民問題的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胡星斗認為,現在中國的社會保障還是地區分割,在各個省市所交的社會保障費用都不一樣:「不同地方的社會保障不能夠銜接,那麼流動性極強的農民工,他的社會保障如果不能夠轉續的話,對於他沒有什麼意義,因此他們要求退保。」
胡星斗表示,現在農民工要「退」的是自己繳的那一份,而企業繳的部分,由於農民工「退保」,就變成了沉澱資產,成為地方政府的額外收入:「所以地方政府也鼓勵農民工退保,因為它獲得了企業所繳納的那一份資金」。
胡星斗認為,這種「退保」對農民工來說,也是實惠的:「因為農民工根本不指望能獲得什麼社會保障,他還是把錢拿到手,更加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