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三水出土魚化石群 正遭嚴重破壞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17日電)據稱,中國大陸廣東三水區出土了5000萬年以上歷史的魚化石群,但化石群卻因為民眾挖掘及當地興建工業園而正遭到破壞。

廣州日報今天報導,化石群在佛山市三水區河口莘莊大量出土,是珠江三角洲現知最完整的中生代遺跡群,具備建立國家級地質公園的條件。

  據稱,近年來這處遺跡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多的時候一天有400、500人來這淘化石。

  此外,河口莘莊現正興建工業園,不少化石現在要麼被埋在廠房底下,要麼被挖土機翻出移至別處。

  據報導,最近兩天,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張顯球前往河口莘莊調查,而他調查後說,當地山坡上和空地上分布的是灰巖或油頁岩,每一塊石頭都有5000萬年以上的歷史。

調查期間,張顯球用錘子一層層地剝離石頭,一塊魚的化石馬上出現眼前,另一塊化石上則是5000萬年以前的螺瞼。

在山坡下,張顯球找到一塊上面布滿了螺形白點的圓形石頭,他說石頭上面附著的都是5000萬年前的藻類化石。

  張顯球說,有化石的區域面積約1000平方米,保存有珠三角地區最完整的中生代遺跡群,具備建立國家級地質公園的條件。

報導表示,張顯球和多位專家證實,河口莘莊最突出的古生物化石是洞庭鱖魚類化石,還有大量的介形蟲、微體生物、藻類和昆蟲等化石;在200米到300米的地下,還有恐龍蛋化石。

  張顯球說,「每年都有人來這裡挖化石,多的時候一天就有400、500人,幾千塊石頭轉眼就被撿走,現在想要找化石已經很難了。」

  報導指出,政府已把化石遺跡群所在地塊賣給了企業,目前企業規畫把這整個區域推平建廠房。

  對此,張顯球說,這個區域對地質、氣候、環境、生物研究具有巨大的意義,如果再不保護,將導致科學普及研究斷層。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