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百合VS野草莓 人權教育路漫漫

[新唐人亞太電視 阜東張明筑 臺灣臺北報導]野草莓學運的名字是對照於90年代的野百合學運。1989年,中共六四天安門血腥屠殺終結了大陸學生民主運動﹔但是1990年的野百合學運卻促進了臺灣民主進程,今昔對比,讓民間社團更珍惜奮鬥多年的民主自由人權之路。

文化大學法律系助理教授許惠峰表示,當年野百合學運,緣起於中國大陸發生六四天安門事件後不久,當時臺灣的大學生看見對岸的大學生在爭取自由民主人權,而臺灣社會又剛解嚴,需要走向更民主開放的氛圍下而發起的學運。因為自由得來不易,所以更需要珍惜。而他對20年後的野草莓學運對人權教育的意義,予以正面回應。

文化大學法律系助理教授許惠峰:「我很感佩他們生活在自由的社會,他們知道自由是可貴的,雖然他們不曾失去過。」

許惠峰認為,過去在戒嚴時代,媒體不像現在如此發達,但從最近引發極大爭議的警方執法份際,鏡頭中呈現出來的人權侵害事實,更突顯了人權教育的重要性。

文化大學法律系助理教授許惠峰:「我想人權是一個基本的,人生下來的權利,一個政府組織是人民授權他來做統治,他不能隨意去侵害任何人的權益,我們人權教育觀念必須說明,以社會秩序為名來做人權侵害,是一種非常不正確概念的傳輸。」

臺灣社副社長余文儀指出,媒體報導本身有責任對人權概念做更充份的理解,才不會誤導民眾。

臺灣社12日舉辦記者會,對於近日來臺灣所發生的司法羈押和集會遊行事件提出關注與嚴正呼籲,他們希望臺灣奮鬥多年的民主自由人權之路不受影響,能繼續走的更遠走的更好。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