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李梅在線報導】世界金融風暴引發了中國企業的倒閉潮,逃跑商人的名單越來越長,"又跑了一個"幾乎成為一句網絡流行語。在他們身後,是斷裂的資金鏈,債臺高筑的高利貸,還有集體討薪的工人們。
中國大陸新聞報導,金烏集團老闆逃跑,江龍控股老闆逃跑,中港集團高管層集體逃跑……令人震驚的逃逸新聞一個接一個爆出。
到底發生了甚麼?為甚麼接二連三地跑?
金融風暴引爆了"浙江商人們賴以發家的金融工具–互相擔保的地雷,一位經歷了多起企業資金鏈斷裂的銀行信貸部門人士評論說,"不,這不是地雷,這些企業就像用導火線捆在一起的集束炸藥包。一個爆炸,就大家一塊炸。"
6月,義烏金烏集團資金鏈斷裂,負責人張政建以融資為名遠遁海外,遲遲不歸。10月,紹興江龍控股集團負責人陶壽龍神秘失蹤。同樣是10月,位於金華房地產開發商浙江中港集團又傳出老闆丁慶平夫婦因拖欠2億元銀行債務而率領公司高管層集體外逃的消息。
除了那些確切的逃跑事件外,還有一些真真假假的"逃"而復歸。3月31日,正因重感冒而挂點滴的溫州米哥食品老闆白創仁,匆匆從上海趕回溫州。此前,溫州滿城風傳這家當地最大的食品企業的老闆因資金鏈斷裂而逃往外地躲債。
回來後,白創仁向記者否認逃跑的傳言,而強調自己是在上海籌款救急。之前他在溫州等地的融資以失敗告終,被所有中小銀行拒之門外。有一種說法是,白曾想逃跑,最終被溫州政府勸回。
當然也有跑了之後無法回頭的悲劇。7月19日,從溫州永嘉縣出逃的浙江雲光泵閥製造有限公司的老闆朱吉光在樂清市的一家小客棧裡以服毒結束了自己56歲的生命,也了斷了半年多的逃債生涯。臨終前留給一對兒女的遺書只有20餘字:"你們自己保重,對你們的媽媽好一點,爸走了,沒用了。"
此時,朱吉光在一年前為自己的朋友葉賢敏做擔保的借款,已經連本帶利滾到1000萬。多家擔保公司的逼債把他逼上了黃泉路。
見諸傳媒的著名逃跑只是極少數,更多的逃跑默默無聞。當地的統計顯示,僅今年一季度,以五金製造業為主的臺州地區就發生涉及銀行融資的企業關停或企業主逃匿事件即有28起,危及銀行債權2.18億元。
逃跑事件接連發生,以至於在浙江,某個商界名流只要有稍長一點的時間沒有公開露面,坊間就會出現該人"跑了"的傳言。
總部位於杭州的宋城集團的董事長黃巧靈是中招者之一。10月中旬,有關黃巧靈"逃跑"的傳聞不脛而走,進而又傳出其被限製出境的傳聞。這幾乎給這家年收入過億的大型民營旅遊企業帶來滅頂之災。最後逼得黃巧靈不得不現身反擊,他舉行新聞發佈會,把 一沓蓋有銀行公章、長達10 頁,從杭州各家商業銀行剛剛打印出來的存款證實書遞到記者們眼前,以揭露傳言的"荒謬"。連杭州市政府也迅速出面助其澄清。
從資產規模來看,逃逸的大多是產值規模20億元以下的中小型企業的老闆們。他們集中於溫州、義烏、紹興、金華、寧波、臺州這些民間資本的財富之區,分佈在從加工貿易到房地產的宏觀政策敏感產業鏈上。
在這些壓力之下,退出機制不能正常運轉,逃跑就成了最後的選擇。
“他們(浙江商人們)大部分都是洗腳上田創業的,企業一旦做大了,就沒有能力控制,出現資金危機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保住一部分資產轉移到國外,覺得這樣比破產強。"吳曉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