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10月29日訊】德國科隆近日舉辦的中國紀錄片節上,關於文革的紀錄片《我雖死去》是其中最具有震撼力的一部影片。舉辦這次中國紀錄片節的人士稱,這部拍攝於兩年前的紀錄片其實應該成為中國人瞭解歷史、了解自己的一部經典影像教材,就像“文革博物館”不應該只存在於呼籲中,而應該落成並成為反映中國現代史不可或缺的一面明鏡。
据德國之聲中文網報道,科隆大學東亞系現代中國專業的大學生們10月23日至28日舉辦了一個"素顏中國-中國紀錄片電影節",共放映了11部電影,其中10部均為中國獨立電影人作品。這些影片在中國基本上屬於"小眾"電影,幾乎不會在電影院裏看到。
《我雖死去》是獨立電影人胡傑第二部關於文革中個人命運的紀錄片,第一部《尋找林昭的靈魂》就已經引起很大反響。《我雖死去》講述的是前北京師大女附中黨總支書記、副校長卞仲耘女士文革中被造反女學生活活打死的事件,影片的主要敍述者是卞仲耘的丈夫、今年已經87歲的王晶垚老先生。王晶垚老先生收藏了有關他妻子遇害的大量歷史證據,影片就是通過他的敍述、回憶和展示,重構了40前(影片拍攝於2006年)一個生命個體、一個家庭如何在人性喪失的瘋狂時代被毀滅的。
德國之聲的這篇文章還指出,文革歷史的傷痕並沒有癒合。沒有反省,沒有懺悔,沒有道歉,沒有紀念,這就是中國對待文革的態度。王晶垚老人執著探尋的是中國人的集體靈魂和良心,尋找的是正義和人性。然而,文革中失去的人性並沒有真正回歸,而沒有人性回歸的現代化, 必然是一個靈魂、情感和心智都不健全的現代化。從這個意義上說,《我雖死去》應該成為中國人必看的一部影像教材。被於丹通俗演義了一回的孔老夫子說過"不知生,焉知死",其實這話反過來對今天的中國也許更有意義:不知千百萬中國人是如何死去的,怎知現在的中國人是怎麼活的?!
《我雖死去-1》
《我雖死去-2》
《我雖死去-3》
《我雖死去-4》
《我雖死去-5》
《我雖死去-6》
《我雖死去-7》
《我雖死去-8》
《我雖死去-9》
《我雖死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