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美國大選熱鬧非凡,不但兩黨的組合史無前例,而且與金融危機攪在一起,選情顯得格外撲溯迷離。臨到決戰,仍是懸念四伏。
金融風暴已對麥凱恩造成很大負面效應。選民在面臨失業、貸款困難、股票和退休金縮水等威脅下﹐對民主黨主張的政府幹預期望上升。奧巴馬民調持續領先。奧巴馬已在俄亥俄州、賓州、佛州、密蘇里州以及維吉尼亞州等關鍵州領先。一些傳統上共和黨的票倉州也傾向奧巴馬。據共和黨內決策人士估計,奧巴馬的選舉人票已過270票的勝選門檻。
麥凱恩是否就完全無力回天了?未必。「十月驚奇」仍有可能,就看麥凱恩如何動作。
首先,中間票源的分化會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今年中間選民普遍感到舉棋難下,不知該投誰。兩組人馬各有不足。奧巴馬雖口才佳,但政績乏乏,又帶濃烈的左派味。麥凱恩有經驗,但棱角不鮮明,右派味不足。於是奧找拜登、麥找佩林,各自補缺。但恰恰是這種「矮子裡挑高個」的選民心態,給了麥凱恩一個翻身機會。
其次,麥凱恩若能揚長避短,發揮在信仰、道德原則等共和黨傳統理念的長處,保住共和黨基礎票源,就可能反敗為勝。而目前麥既沒抓住共和黨基本票源,又強拚經濟弱項,兩頭失守。
在一般時期,兩黨在經濟上各有千秋,旗鼓相當。但在經濟危機時,民眾求助心切,民主黨的全民福利政策急功近利,比共和黨通過減稅振興企業來增加就業更能贏得中下選民。麥凱恩一味在經濟弱項上與奧巴馬比招,走了下策。
麥凱恩模稜兩可的「獨立派」形象是其又一大缺陷。麥在反對同性婚姻和墮胎等共和黨傳統價值觀上不夠鮮明,不足吸引保守的共和黨選民。如果麥凱恩能作自身調整,糾正道德原則傾斜,使共和黨基礎選民都出來投票,也許能改變選舉結果。
再次,麥凱恩如果像里根那樣堅定地反對共產邪惡,情況可能會有反轉。麥和奧雖然在伊朗、北韓和俄國等問題上有所表態,但對中共邪惡政權都儘量繞開。這與歷屆大選中總統候選人同聲譴責中共有很大不同。麥的表現雖比奧強,但遠不及里根。麥質疑奧與極端份子、美共黨員及和黑人種族主義者的關係雖對打擊奧形象有幫助,但不及直接打擊中共邪惡有利,而且這會因奧的黑人身份引起種族主義嫌疑。
麥凱恩已失去了當年把布希送進白宮的道德和伊戰兩股強勢。如果麥不從以上所述作自身調整,既使奧巴馬再糟糕,既使有佩林補場,既使出現「十月驚奇」,也只能是「有驚無險」。
麥凱恩要再現「里根奇蹟」,唯有回到道德和反共立場,否則奧巴馬將穩操勝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