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創作展 為藝術倒入文化內涵

[新唐人亞太電視 葉哲維 葉子棻 臺灣高雄採訪報導]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從喝水用的杯子到裝水用的桶子,都稱為容器。而在高雄市文化中心就有一個以容器為主題的展覽,參展作品是以油畫、水彩為主,但是為甚麼會以容器創作展命名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

這幅盛大的出航,以滿滿的貨櫃表現過去高雄港的繁榮景象,而這堵泥土牆前面的小小腳踏車,表現了過去小朋友在童年時代的憧憬。這些畫作,都是畫家將外在環境的變化對照成容器的意象,呈現出高雄的地方精神。

高市藝術聯盟畫會理事長 李進發:「透過這個容器的概念,來展現有關於我們高雄的歷史人文、地理景觀以及民俗風情,甚至心裏的空間,都是屬於我們這次展覽內容的範圍。」

近期臺灣受到現代美術思潮的衝擊,漸漸的重視視覺的表面形式,失去了人文內涵。一位退修校長陳甲上先生以教育工作者的角度,看待這次的容器創作展。

大王國小退修校長 陳甲上:「就像海洋一樣,海洋就是最大的容器,不管是大川不管是細流通通進來了。所以一定要懂得去包容別人,現在這個社會就缺少了這個。」

臺灣的藝術長期受政治、社會等因素影響,使得藝術的風格不斷改變。而這次的容器特展,提醒了藝術家和民眾,不管藝術怎麼變化,文化和道德等內涵必須保留。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