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領導層享用特供食品引發不滿

三鹿毒奶事件不斷發酵之際,幾篇有關中國領導人享用特供食品的文章進一步引發中國公眾對政府和現有體制的批評。有學者認為,隨著公民意識的覺醒,這種自封建帝王時期傳承下來的“貢品制”暴露出中共體制難以革除的弊病。

近日,一篇名為“在中央國家機關特供產品授牌儀式上的講話”在互聯網上被廣為轉載,並且即刻引發海內外網友強烈反彈。

根據網載文章,發表這個講話的是中國國務院機關老幹部活動中心、國務院中央國家機關食品特供中心主任祝蘭。她在講話中說,這個成立於2005年4月的“特供中心”是“國務院機關老幹部活動中心為國家機關特供有機食品的合作單位”;其生產機構遍佈13個省市,“一直為國家94個部委老幹部們提供優質、放心的有機食品”。

*自己吃安全食品還用關心一般民眾嗎?*

三鹿奶粉事件不斷升級之際,這篇在網上迅速傳播的講話稿在網友間引發新一波炮轟。中國官方黨報人民日報所屬的人民網強國社區的論壇上,一篇于9月22號發出的帖子節選了祝蘭講話的部分內容。網友在隨後的跟帖中炮轟這些國家領導人是“封建王族”。有網友說,“所以老百姓的食品安全才沒有人真正關心”,而“這就是腐敗”!

北京媒體工作者,網路博主淩滄洲也表示,如果這個“講話”屬實,證明中國的確存在特權利益階層。

他說:“這說明在管理層和決策層,它對於食品的安全問題其實心裏都是有愧的。無非就是說,一部分人要享用這些安全、無毒和無害的東西,而對老百姓,或者說普通公民在食品安全上的監管確實督促不力。這件事只能反映這麼一個問題。”

記者無法在北京查號臺查詢到這個“中心”的聯絡電話。根據自由亞洲電臺報道,這篇講話稿轉自保健品生產商山東科爾生物醫藥公司;而該公司負責人承認其保健品已經入選國務院“特供”名單。

另一篇同樣在網上被廣泛轉載的文章披露說,“中南海高官和他們的孫輩們,喝的是特供奶”,就是北京人所熟悉的三元奶。根據中國官方公佈的檢測結果,三元集團生產的奶製品尚未被檢出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

但是三元有關負責人否認三元奶製品未受污染,與其向領導階層特供牛奶有關。記者致電三元集團市場部了解有關情況,該部門主任王女士說:“也不是因為這個。一直以來的話,三元公司可能它比較巧合吧,正好可能因為是在北京吧。牛奶又是一個比較普及的食物,誰都要吃。不管是平民百姓也好,中央領導也好,都要吃。就趕上這個好地緣了。如果我說今天不是三元而是四元的話,恐怕人家也會這樣。”

三元市場部主任王女士說,該公司只有一條生產線,因此不可能只為中央領導專做奶製品,因此市場上給老百姓供應的奶製品和給領導層喝的奶品質是一樣的。雖然王女士說三元趕上了個“好地緣”,但是無法否認的是,中央領導的確飲用三元奶,同時三元奶沒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

*當權階層特供體系源於封建時代*

事實上,中國人對於針對領導階層的“特供食品”這個概念並不陌生,甚至長期以來在意識裏都有所默認。北京的近代史學者章立凡說,在他父親章乃器于中共建國初期擔任糧食部長的時候,就有這樣的食品特供系統。他說,因為當時物資饋乏,特供物品規模和今天無法相比。

章立凡說,1980年代後,隨著物質供應日漸充足,有人曾一度提出廢除特供點,但一直沒有實現。而近年來,隨著對產品品質和安全的擔憂,這個特供系統也再度壯大起來。

近代史學者章立凡說,從這個物資特供體系反映出的還是一個體制問題,而其根源可追溯至封建帝王時期:“這個東西實際上從宏觀上來講還是一個體制問題。比如說,一個政治集團,它打下了天下,那麼這個天下就是它的戰利品。所以它可以予取予求。從歷代王朝下來它都是這種規矩。”

章立凡說,傳統上這是所謂的“貢品制度”,而目前的特供系統則是由中共“革命年代”沿襲下來的。章立凡舉例說,早在延安時期,王實味就在他的雜文《野百合花》中針對“革命隊伍”中也存在的衣食分等級的制度提出疑問,但卻因此而丟了腦袋。

章立凡說,雖然這種制度在當前執政黨執政之前就已經存在,但它是和現代社會的“平等”和“民主”的理念格格不入的,就是一種特權。

章立凡說,前蘇聯也曾經存在這種特權,而正是這種制度孕育出吸附在國家軀體上,攫取大眾財富的體制,最終導致前蘇聯的垮臺。

北京的媒體工作者淩滄洲說,中央領導特供食品的消息對於民眾心理造成更大的衝擊。而官方其實並非沒有意識到這些問題帶來的潛在威脅。但是淩滄洲對權力機構能否解決這些問題表示悲觀。

他說:“但是它有什麼辦法能改變這種狀況呢?有龐大的既得利益集團、官僚集團,它無法推進。我相信有些人也不希望看到這種民怨沸騰、民情洶湧的狀況。因為水可載舟、水亦可覆舟,這樣的古語,我相信高層它也是明白的。”

淩滄洲認為,官方每每在出現這種問題的時候只能靠下點“猛藥”,治理一些官員。但是他說,如果不開放新聞和言論自由,是根本無法做得體察民情的。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