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正梁:從美國次級房貸談起

前幾週美國次級房貸市場崩盤與後續的全球金融危機,造成全球股市暴跌,創下2001年至2002年網路泡沫以來的最大跌幅,主要大銀行宣布出現重大虧損和減資,有些銀行則對外求援,要求挹注資金。後續的信用緊縮衝擊負債比率過重的行業,也降低企業併購速度。美國次級房貸動盪已從金融業擴大至整個經濟,對資金市場構成更大壓力。

美國次級房貸的問題,起初只是美國房地產市場發生問題:先是房貸浮濫貸放、後是次級房貸戶繳不出房貸本息,並導致與房貸有關的房貸公司、地產公司等的經營危機,以及房價下跌等,但後來問題的嚴重性卻出乎各界的預料,並且由美國內部的房地產市場延燒至全球,並引發歐、美等主要市場發生信用緊縮。主要國家貨幣當局察覺大事不妙之後,美歐日三大央行於是決定聯手將資金挹注入信用市場,以解金融機構的燃眉之急。

在過去,絕大多數房貸是由金融機構承受,進而成為金融機構本身的資產,但本次美國次級房貸的問題比以往來得複雜,因為房貸被包裝成不動產抵押證券或結構型金融商品,由信評機構評等後,再賣給投資人。但因房貸相關虧損擴大,投資人質疑債信評等的失去信心,加上房市發展的不確定性,以致對這類產品的需求急遽萎縮。

次級房貸問題引發金融市場動盪不安,且此一不安的情況迅即蔓延至其他部門。例如,投資人對於資產擔保的商業本票之興趣也受影響而大減。更嚴重的是,一些金融機構由於擔心不知何時會有大額的流動性需求,所以也不願對客戶或同業提供融通,而引發普遍信用緊縮 (credit crunch) 的問題。

美國次級房貸的快速成長是近十餘年來的事。1993年時,次級房貸可說是聞所未聞的東西,但到了2005年,次級房貸規模已高達6,250億美元,是該年總房貸的1/5,折算成年成長率,代表在1993年至2005年的這段期間,每年擴張幅度是26%,非常驚人。

從人性的角度言,人的內心都有一點炫耀式的、享樂式的先甘後苦的趨向,有可能買不起房子但為了需要;也可能是投資取向,把大筆金額挹注入房地產的購買,從此做了還債的奴隸;有些借款人根本沒有固定收入,而是在掮客的協助下,財務狀況得以被美化、甚至是造假,以詐得借款,在這因素的作用下,原本隱然成形的房市泡沫被越吹越大。

若是銀行利息上升,經濟不景氣導致自己口袋的資金短缺,卻又急急忙忙落荒而逃,使自己財務不良狀況原形畢露,不是損失大筆資金就是落個信用不良的污名,或一厥不振,宣告破產!

其實許多宗教團體都呼籲不要負債,基督教宣揚十一奉獻,不要借貸,佛教強調戒定慧,更不可能有享樂主義的取向,現代人得的越多卻要的越多,實在是到了該深入反省的時候了!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