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萬長:台灣經濟浴火重生 應改善出口結構

(中央社記者林惠君台北二十七日電)副總統蕭萬長今天指出,過去七、八年來,台灣經濟成長動力在出口,去年經濟成長率是5.72%,八年來最高,出口貢獻3.89個百分點,內需貢獻1.83個百分點,可見是靠出口帶動。不過,他認為,台灣經濟要浴火重生,第一是要改善出口結構,要加強服務業出口;第二是調整內部體質。

他也說,選舉時講的「馬上好」,為什麼要改不是馬上好,是因為受到全球經濟的影響。

中華經濟研究院今天舉辦「中華財經高峰論壇」開幕式暨「中華財經政策高峰會」,蕭萬長發表「台灣經濟發展策略」專題演講時,作以上表示。

蕭萬長首先指出,全球經濟發生兩個重大衝擊,第一是金融的危機,第二是物價的衝擊,造成低經濟成長和高通膨的停滯型經濟。

他表示,台灣是淺碟型的經濟,和外面經濟一定是密切相關,不能關起門來說要做什麼就做什麼,因此,全球經濟發展一定對台灣經濟有影響,不能不去面對,把眼睛閉起來還是會影響。

他說,台灣經濟也受到全球經濟影響,今年七月外銷訂單年增率降到只有5.52%,來自中國大陸的訂單更遽降為1.73%,均創下近年新低。

蕭萬長表示,選舉時講的「馬上好」,為什麼要改不是馬上好的原因就是這樣,因為全球經濟陷入長期不景氣。

另外,有學者認為中國大陸舉辦北京奧運後,經濟會陷入泡沫化。蕭萬長並不這麼認為,他說,大部分專家研判,京奧以後大陸經濟成長會降溫,但不會泡沫化,他認同這樣的看法,理由有三個,包括現在內需市場在成長,可以彌補出超減少;大陸經濟規模很大,北京占中國人口的1%,占經濟規模有限;大陸當局經濟措施靈活度很大。

台灣經濟努力的方向?蕭萬長指出,第一是要改善出口結構,維持經濟成長的動能。不僅是靠製造業的出口,更要加強服務業的出口。

他舉香港為例,香港在回歸以後,經歷一段經濟轉型期,但與中國大陸簽訂CEPA(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經濟大有起色,主因是香港政府提出以金融、物流、旅遊、工商業支援服務作為香港四大經濟支柱產業。

不過,蕭萬長也強調,香港經濟再成長,並非完全取決於大陸政府的政治善意,而是立基在香港本身的區位和制度上優勢。

 另外,蕭萬長表示,台灣也需要經濟體質的根本調整與自我提升,包括從內部典章制度的調整、強化人力資源投資、加強基礎建設、鼓勵民間消費與擴大內需、及善用兩岸經貿新局下手。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