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江今葉台北二十二日電)行政院大陸委員會諮詢委員指出,除了產業技術外,台灣廠商的內部統合管理能力,包括企業管理、國際行銷、品牌通路、設計服務等,也具有相當的領先優勢,政府都應有適當的規劃,維持台商所具有的優勢。
諮詢委員表示,近來大陸實施多項經濟措施,包括內外資企業所得稅法合一、勞動合同法、出口退稅政策、加工貿易限制、反壟斷法、新關稅制度及其他經濟法規,加上人民幣持續升值,造成大陸經濟環境的重大變遷,對台商在大陸的投資及經貿活動的影響相當深遠。
諮詢委員指出,對於台商未來的動向,是留在原設廠地點繼續營運,或移往大陸內陸地區投資及設廠,還是移往第三地區或回到台灣投資等,政府應深入研究,切實掌握,並有具體的因應作為,營造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有助於台灣產業轉型及經濟發展的台商回國投資。
諮詢委員建議,政府應提出完整經濟政策藍圖,清楚說明兩岸經貿政策的調整與鬆綁,讓企業界及一般民眾理解各項政策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應該採用民眾能聽懂的方式對外說明,且照顧到民眾在就業機會、所得變化與物價波動上的的生活需求。
在兩岸經貿政策的推動上,諮詢委員也建議政府,要能說明其中利弊,如何防範及因應各種風險,讓民眾對開放政策也感到放心,相關機關有必要真正負起管理的責任,才能讓兩岸經貿新的調整,為台灣總體經濟帶來較大的機會與利基。
諮詢委員表示,兩岸經貿政策已陸續推出,未來對台灣經濟的機會與威脅孰大,主要關鍵在於主管機關後續的執行,落實各項配套措施,尤其是台灣是否能做好技術面的管理及持續保持一定程度以上的技術優勢,以確保台灣科技發展重鎮的地位。
此外,諮詢委員也指出,相較於大陸企業,除了產業技術外,台灣廠商的內部統合管理能力,包括企業管理、國際行銷、品牌通路、設計服務等,也具有相當的領先優勢,政府都應有適當的規劃,維持台商所具有的優勢。
有諮詢委員建議,兩岸經貿要避免朝「國內化」發展,政府施政不能讓人誤以為台灣的經濟一味傾向中國大陸,否則民眾會擔心兩岸經貿往來越密切,台灣經濟就越可能會邊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