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發現可感染人類致命蝙蝠星狀病毒

(中央社記者陳倖嫚香港十六日電)香港大學醫學院全球首次發現在長翼蝠身上找到可致腹瀉的星狀病毒,經測試與人類感染的星狀病毒基因排序十分相似,懷疑是繼禽流感病毒、SARS病毒後,另一種在動物身上找到可感染人類的病毒。

香港「東方日報」今天報導,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在七種蝙蝠身上找到可引致人類出現腸胃炎的星狀病毒。

學系於二零零四至零六年間,在香港抽取二百六十二隻蝙蝠、近五百個咽喉及肛門樣本化驗,結果發現,在二百五十個肛門樣本中,百分之四十六樣本驗出星狀病毒,二百四十六個咽喉樣本中有百分之八有相同的病毒。

化驗發現,九個品種的蝙蝠中,有七種帶有星狀病毒,其中大長翼蝠及南長翼蝠的感染比率最高,分別介於百分之三十六至一百,以及百分之五十至七十。

另有百分之六的蝙蝠同時感染冠狀病毒,也就是出現雙重感染情況。

上述研究結果刊登在六月份的國際醫學期刊「病毒學雜誌」。

參與研究的港大微生物學系助理授潘烈文指出,研究為蝙蝠的病毒樣本進行基因排列,發現蝙蝠與人類感染的星狀病毒十分相似,因此星狀病毒可能由蝙蝠傳人,或者由同一個源頭同時傳給人類和蝙蝠,這方面要再做更多研究才能證實。

他表示,在蝙蝠身上所找到的星狀病毒有三大類,每種的基因排序都不同,顯示種類繁多及有新品種,不排除若再傳給人類,可致病毒變種,觸發傳染病危機,建議民眾不要接觸野生動物,避免受感染。

傳染病專科醫生勞永樂也說,蝙蝠和人類都是哺乳類動物,因此蝙蝠將星狀病毒傳給人類並不奇怪,加上全球的生態環境遭破壞,例如砍伐樹林、山火等,都增加蝙蝠闖入市區及接觸人類的機會。

至於病毒會否變種,他認為目前難以預計,病毒入侵人體後可變強或變弱,建議市民避免接觸野生動物。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