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十日電)在政治壓力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今天公布新委任的十多名高層官員的薪酬。
根據特區政府的公布,八名新委任的副局長的月薪為在港幣二十萬零八千餘元至二十二萬三千餘元之間;九名政治助理(局長助理)的月薪則由十三萬餘元至十六萬餘元不等。
約於月前,特區政府公布委任八位副局長及九位政治助理,以完善政治問責制。但名單公布後,卻引來外界尤其是民主派的攻擊,他們批評部分高層官員擁有外國籍,以及政府沒有公布這些官員的薪酬。
對於外界的批評,政府剛開始時回應說,基本法只規定行政長官等少數幾位首長不能擁有外國籍,並未對其他官員提出相關要求,因此,當局不公布官員的國籍完全合法。
在薪酬方面,政府表示,基於個人隱私,當局不會主動公布這方面的數字。
不過,在部分黨派及輿論的壓力下,大部分擁有外國籍的副局長已自行宣布放棄外國籍。到今天,政府進一步公布副局長及政治助理的薪酬。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認為,政府公開十七名政治任命官員的薪酬,回應了公眾期望政府增加透明度的訴求,將有助平息爭議及減輕政府所承受的壓力。
香港在英國殖民統治時期,沒有民主社會的政治任命官員,所有高層官員都是公務員,不必為政策失誤而須負責及下台。
香港主權轉移後,政治生態急遽變化,出現了很多政黨,他們扮演著西方政黨政治中的反對派角色,這種情況導致立法會的問責模式發生根本性的變化,而作為公務員的高層官員,已無法應付這種改變。
為此,前行政長官董建華引進了政治問責制,把主要官員包括司長及局長改為政治聘任,不再是公務員。這些問責官員與行政長官的任期一致,且需要負上政治責任而下台。
為了完善政治問責制,行政長官曾蔭權月前又再委任八名副局長及九名政治助理,但由於公布過程中被認為「不夠透明」,結果引起民主派的反彈。
新委任的副局長來自政界、學術界及新聞界,他們包括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蘇錦樑、教育局副局長陳維安、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梁鳳儀、民政事務局副局長許曉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