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追蹤病毒爆發區查發病因素

(美國之音記者:霍本2008年4月11日華盛頓報導)

過去幾十年來,世界上出現了不少的新疾病,比如愛滋病毒、埃博拉出血熱病毒、薩斯病毒以及抗藥性結核病等。科學家現在知道一些疾病是怎麼出現的。例如,他們知道薩斯病毒最先來自東亞的蝙蝠,後來傳染到其他哺乳動物,最後傳播給人類。

一些科學家開始注意到這些疾病產生的方式。哥倫比亞大學的馬克.利維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和其他一些專家一道收集了有關335個病原體的資料。利維說:「我們把所有資料放在一幅地圖上,查看這些疾病是從哪發生的。然後我們又將這些資料和其他危險因素綜合在一起,例如人口密度和野生動物密度,再加上一些其他的因素,來查看這些因素之間有什麼關連性。」

人口及野生哺乳動物數量

利維和他的報告共同執筆人發現,某些地方比其他地方更有可能爆發新的疾病。他們發現兩個新疾病發生的因素,其中之一是人口的快速增長和人口密度增加。

利維說:「另外一個我們能夠確定的因素就是當地野生哺乳動物的數量。接近人類的野生動物越多,這些野生動物的病原體傳給人類的危險性就越高。因此,許多人類新疾病都發生在亞洲東部、撒哈拉以南和南美洲的部分人口密集地區。這些地區人口眾多,附近又有很多野生動物。」

現代科技也可能造成疾病蔓延

利維還說,現代科技也可能造成疾病的蔓延。例如,誤用抗生素造成多種抗藥性結核病的發展。他說,要敦促衛生計劃人員重視疾病的監測和防治,在這方面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利維還說,要預測新疾病的發生,不要等到這些疾病傳染到人類才採取行動。

馬克.利維的論文和疾病發生地圖發表在《自然》雜誌上。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