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媒體提批判與反思

當中國南方仍陷於最大雪災﹐而黨政媒體普遍地營造抗災取得重大勝利之際﹐《南方週末》﹐最近推出「文化原創榜」﹐有十六個版面對中國改革開放卅年後的人文藝術社會的現狀進行了批判與反思。下面請記者介紹詳細情況。

《南方週末》的「文化原創榜」除了提出“今日中國還是一個文化大國嗎?”

“改革開放30年了,我們的文化信仰在哪?”這些耐人思索的問題之外﹐主要在三個方面進行了探討。

一、三十年來﹐經濟發展背後﹐社會形成了「向錢看齊」的主流價值觀。

二、黨政制度是形成中國當前人文悶局的關鍵。

另外,《南方週末》說﹕“沒有讓人舒展的制度安排,就沒有舒展的人;沒有舒展的人,就沒有舒展的精神;沒有舒展的精神,就沒有舒展的傑作。在今日中國,文化管理制度的進步遠未達到終點,人們有理由感到制度改善的急迫。”

被《南方週末》評為中國當代藝術最富原創風格的年度藝術家艾未未說:「中國當代藝術已全面喪失對社會美學、倫理的探討,沒思想、不痛苦、不反思!」

在新聞的獨立與自由的信念和價值觀上﹐《南方週末》指出﹕“這個國家更需要思想,否則在國家命運的緊要關頭,常識就不能與愚昧對抗,理性就不能與盲目制衡。”

評論人士文昭認為,在幾十年中共黨文化統治中,很多中國人﹐尤其是知識界人士內心都渴望著中國大陸能迎來一次文藝復興。

文昭:“鑒於中國大陸當前對言論出版採取極其苛刻的審查制度,對於文化界來講,要堅持批判精神很難,可能會受到來自各方面的圍剿。不過中國有句老話,叫‘疾風知勁草,板蕩見忠臣’,能堅持下來的人真的很不了起,歷史也一定會給他們一個輝煌的位置,其實在幾十年黨文化的一言堂之後,很多中國人內心都渴望著中國能迎來一次文藝復興。”

文昭表示,中共對知識分子的策略經常是鎮壓與拉攏兩手並行﹐讓本應是社會的良心和大腦的知識分子逐步附庸在權力之下﹐因此,中國大陸的文化藝術長期處在缺乏創造力的死氣沉沉狀態。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