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75萬人死於污染 北京迫世行刪減報告

【新唐人】主播:據英國金融時報7月3日報導,世界銀行與中國合作對中國近年來環境污染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每年因污染而早逝的人口高達75萬人,並繪製了相關的死亡人口分佈圖,但中國國家環境保護局與衛生部出面要求世行在書面報告中刪去約占1/3的敏感內容,理由是「會引起社會動盪」。請看記者馮學斌的詳細報導。學斌你好﹗

記者:主持人好﹗

被刪除的內容,包括嚴重空氣污染每年導致三十五萬至四十萬人早逝,另有三十萬人死於惡劣的室內空氣。逾六萬死於品質不佳的飲用水,水污染問題大多出現在鄉間,死因為嚴重腹瀉、胃癌、肝癌與膀胱癌。

其中最令人心驚的資料是一張死亡人口分佈圖,根據該圖,死亡密集區都是沿著中國西北部的煤礦帶分佈。

該份逾一百四十八頁的研究,是以全球認定的方式計算空氣污染程度。報告顯示2003年58%的中國都市人口居住在懸浮微粒濃度超過一百毫克的環境,而世界衛生組織設定的安全標準是二十毫克。報告指﹐中國每年因污染而早逝的人口高達75萬人。此外,世銀之前的研究指出,全球污染最嚴重的二十大城市中,有十六座在中國。

中國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與衛生部要求世銀刪除有關早逝人口的統計數據。「因為過於敏感,恐引發社會動盪。」涉及需要刪減的內容占該報告的1/3。

日前,一位世界銀行顧問向英國的金融時報透露了這一消息才得以為外界所知。

主播:那麼,目前外界報導用「數字駭人」來形容該報告對中國環境的評估,那麼該數字是否合乎中國環境污染的實際情況呢?

記者:就此問題我們採訪了中國環境問題觀察家鄭義,他認為,該報告遠遠不能反映中國環境污染的劇烈程度。

鄭義:「如果國際間的評價不考慮政治因素、不考慮各大洲的分配指標,世界上所有的空氣嚴重污染的26個城市都會在中國,而不是現在所說的16個!」

記者:鄭義認為,西方的環境污染屬於「知識型污染」而中國的污染則是屬於「制度性污染」並認為,中國的制度不改變,中國的環境問題根本無法解決。

鄭義:「西方是一個知識性污染,而中國環境問題是一個制度性的污染,現在已經成為一個政治性問題了。」

記者:目前正在德國進行學術訪問的前北京大學教授焦國標也同樣認為中國的環境問題是一個制度問題:

有關係的,沒有一個好的社會政治環境的話,自然環境就是一個公共財產,公共資源。沒有一個好的政治環境、政治制度、沒有形成一個好的傳統、風氣、好的司法體系,有效的司法體系軀保障這個環境。環境不是一個單獨的問題。我看到這裡的環境就想要是中國也有這樣的環境該多好啊!」

主播:那麼該報告是否能夠對中國起到某些督促的作用呢?

記者:鄭義認為該報告很難真正觸動中國,他認為不僅是未來,即使是當代人都必將為今天不計後果的經濟發展付出巨大的代價:

鄭義﹕「給我們子孫後代、我們民族留下的爛攤子已經毫無疑問,而當代人也別想便宜了,死後哪管洪水滔天,因為這樣的一個心態造成了中國環境污染迅速發展的程度在世界上是沒有的,所以,製造污染的奸商、保護污染的貪官、以及抱著種種無奈來容忍這種狀況的普通老百姓都得要承受這個後果」。

記者,因環境污染導致的民間抗爭事件也越來越突出,這些民間環保人士多數遭到打壓和抓捕。作為中國的學者,他們對中共官方刪減數字的做法則毫不吃驚。

主播:謝謝馮學斌的報導﹗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