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經濟回顧(2006年12月3日 30分鐘)

【新唐人】開場白﹕富而有德

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您收看一周經濟回顧節目﹐我是東方。上個星期四是感恩節﹐也是美國年底購物高潮的開始﹐每年的12月是美國零售高峰季節﹐同時也是慈善捐助的高峰季節。美國人每年的捐款數目高達一萬億美元﹐其中四分之一﹐也就是2千5百億美元是在12月慷慨解囊的﹐按人均數字來算的話﹐美國人12月捐出去的錢比大多數國家的人整年捐的錢還多。可能有人會說﹐這是因為美國人富有。真是這樣嗎﹖美國大概有1億1千5百萬家庭﹐其中8千5百萬家庭給慈善機構捐款﹐但也有3千萬家庭不捐一分錢。收入低微的工薪階層的捐款佔收入的比例跟富人一樣﹐比中產階級的比例要高的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給慈善機構捐款的人更願意幫助朋友和陌生人﹐更願意獻血﹐拾金不昧的可能性比一毛不拔的人要高的多。慷慨解囊的決定因素不是經濟收入﹐而是 – 價值觀﹐尤其是宗教信仰。根據 The Social Capital Community Benchmark Survey 的統計數據﹐每星期參加宗教活動的人士比不參加的人捐款的可能性高出25%﹐有宗教信仰者的平均捐款數目是無神論者的四倍﹐義務奉獻的頻率是無神論者的兩倍。可能有人會說﹐宗教信徒都把錢捐給教會了。其實不然。調查發現﹐宗教信徒捐錢給世俗慈善機構的可能性比無神論者高10%﹐人均捐款高50%﹐替世俗慈善機構做義工的可能性是無神論者的兩倍。另一個影響因素是家庭觀念﹐夫妻比單身漢更容易捐款﹐哪怕單身漢掙的錢跟夫妻倆一樣多﹐有孩子的夫妻更容易捐款﹐儘管有了孩子開銷更大。這足以說明一個問題﹐道德觀念跟經濟收入沒有直接的關係﹐一個人不會因為有錢了就變的樂善好施﹐也不會因為經濟拮拘就一毛不拔。人之所以是人﹐是萬物之靈﹐就因為人有著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沒有了這些﹐人跟經濟動物有什麼區別﹖經濟的高速發展並不會帶來和諧的社會﹐只有在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雙軌並行下﹐才會達到和諧社會的目地﹐富而有德才是更好的社會形式。在這個慈善奉獻的季節﹐咱們﹐該怎麼做﹖這是今天的開場白。

這個星期﹐布什在約旦跟伊拉克總理馬勒奇會面﹐這也許是布什任期內最後一次跟馬勒奇發表共同宣言的機會﹐他們倆人在國內都面臨巨大的壓力。國際社會普遍關心的是﹐伊拉克會不會陷入內戰﹖下面請看本臺記者雪莉的相關報道。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