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面對中國社會誠信度底難題

【新唐人】中國大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后,市場進入門檻降低,但許多外資企業卻又面臨收帳困難。到中國經商面臨著超乎尋常的信用風險問題已經漸漸浮出台面。請看本台財經新聞組的報導。

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日前完成了“台商在中國的信用風險調查”。向目前在中國投資設厂及出口到中國的台商業者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赴中國大陸投資的台商有55%曾有被賴帳或延遲付款經驗,由于在中國興訟成本過高,多數台商只能選擇以協商、持續催收方式,耐心周旋回收帳款。

進出口公會表示,這項調查顯示中國信用環境不佳,要取得信用資料難度高,民營企業普遍信用低、坏帳風險最高,已對台商深入中國市場造成极大的風險危害。

根据這項調查,有90%的台商不認同中國信譽調查机构的報告結果,有85%、80%的台商認同在中國的外商、台商信用,但只有31%、17%的台商認同中國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的信用水准。進出口公會表示,中國的民營企業時間短,誠信度底,水准參差不齊,各式各樣的欺詐、假冒行為屢見不鮮,外商与台商必須用心提防。

目前,外商投資企業如果跟中國企業發生糾紛,起訴到法院或者去仲裁,結果是90%以上的外商都要敗訴。曾經在中國處理商務糾紛案件的郭國汀律師當了21年律師,代理過很多社會案子,他表示,從紙面上來看,也有一些外商胜訴的案子,但真正能夠執行的實質上的胜訴,几乎等于零。由於台商普遍對中國的法律仲裁公正性不具信心,多數台商只得自行處理,以耐心和時間來換取回收貨款的机會。

新唐人財經新聞組報導。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