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上集回顧
TONY﹕
你總覺得有希望。。。
LEI﹕
好像大家要是折騰對了﹐明天就能發財。。。。。
JOHN﹕
而是他頭頂上的光環現在比較漂亮。。。。。。
TONY﹕
如果你是依賴性很強的太太﹐你就別讓你先生回去。
。。。
海歸們在國外生活了少則數年﹐多則十幾年。他們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多有變化。回國後﹐他們是怎樣重新調整自己﹐適應新的中國國情呢?
入鄉隨俗
TONY﹕
就象我剛回去的時候,你覺得,你打個的出去,起步价10塊錢,和美金1塊2。跟我坐地鐵一樣。你覺得很便宜啊,天天坐好了。一個月過了以后你覺得,這好像太貴了,我坐公車吧。我就開始坐電車了,其實你的心態就潛移默化的就改了。
我這有一個朋友﹐他大概比我晚四個月回的上海。他在那呆了大概十個月。我們在這吃飯﹐出去﹐20塊錢﹐那一個人10塊錢。到中國去了就覺得特別彆扭﹐在中國飯店裡吃完了說200塊錢﹐就沒有辦法說一個人出一百塊錢。就我們兩個人﹐要是在這一個人拿10塊錢就沒事了﹐在那就覺得特別彆扭﹐就說這次我先付了吧﹐下次你再付。
。。。
海歸們在生活習慣上大多都入鄉隨俗了。但是很多海歸回國前都有一個初衷﹐就是把西方文化中的精髓﹐西方先進的管理和思維方式帶回中國。在這方面﹐他們又是怎樣面對中西方在文化﹐價值﹐觀念不同的挑戰呢﹖
。。。
TONY﹕
我覺得很多時候我是隨他們。因為他們最後的結論就是﹐唉﹐你不了解中國國情。中國的事就得這麼辦。
JOHN﹕
所以說海歸人員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要在鹽水裡浸兩次。說想那有一個出國﹐到國外學習的這麼一個過程。學習國外這套環境﹐文化﹐這套運作方法。所謂學成之後呢﹐有要重新把這套東西﹐該倒的倒回去﹐該保留的保留。
TONY﹕
經過一段時間以後你對自己也不太確定了﹐因為確實中國情況和美國情況不一樣。
TAINLUN﹕
他(海歸)至少出國了五年﹐他對中國的經濟運作方式﹐中國的人情世故﹐他很多都不熟悉﹐甚至都根本不可理解﹐都有可能。
JOHN﹕
因為海歸他接受的訓練是為了美國這個社會發展而制定的﹐中國社會是不是能夠完全效仿呢﹖我覺得很難說。
不歸之路﹖
LEI﹕
他回去以前﹐我們先商量好﹐他回去先看三個月。三個月之內要是不行﹐那他就回來。如果三個月行呢﹐那我們就賣房子搬回去了。
TONY﹕
通常來說呢﹐一般你在離開美國之前你得到的承諾的東西你不一定都能得到。中國也就這幾年開始﹐他們承諾的東西起來瞎承諾。就是說他能不能給你﹐他只是當時他感覺他想給你﹐他就承諾了﹐但後來發現他是總裁﹐但後面還由董事會呢。
LEI﹕
這三個月很快就過去了﹐過去以後呢﹐其實當時我們給自己設的那些條件吧﹐都沒有達到。比如講我們說﹐你回去吧﹐雖然是自己做﹐但是必須得發工資。沒有工資拿﹐那是不行的﹐我們一家回去吃什麼。但是三個月過去了呢﹐這工資也沒有拿到。這種情況下按道理是應該回來了﹐但是﹐後來我就發現﹐其實是非常難。因為一個人﹐你已經投入了﹐已經上了那條船﹐你很難下來。
TONY﹕
一般呢﹐你不要假設你兩年以後﹐三年以後掙着錢了你再回來﹐你回不來的﹐你掙不到錢沒法回來﹐你掙到錢其實也不願回來﹐你幹嗎回來﹖
TAINLUN﹕
他(海歸)回去時間長了以後﹐會不來美國。因為他找工作並不是那麼容易了。一旦回去時間長了﹐尤其他做得跟他在美國的業務不相干的話﹐他很難找工作﹐而且現在美國的競爭越來越強﹐大家的生產力提高非常快。一旦在他的領域離開了兩三年以後﹐即使他會來找工作﹐他可能要降格降很多。
LEI﹕
從他們自己來說﹐他們剛開始回去的時候呢﹐還帶着美國的價值觀點看待回國這個事情。他會算我在美國掙多少錢﹐我在中國願意降低多少錢﹐美國住房花多少錢﹐中國住房花多少錢。我又可以省多少錢。但慢慢時間長了以後﹐他不再用美國這一切來衡量他的生活了。他就會用中國的標準來衡量。而且事實上他也必須這麼做。因為﹐你比如講﹐海歸你一個月找個一萬五人民幣的這麼一份工作﹐這在美國算不上什麼很好的工作﹐可是在中國就是非常非常好的一份工作了。多少人想求都求不到呢。所以這種情況下你還死死抱着美國那種標準來衡量﹐你不是讓自己痛苦嗎﹖所以他們就選擇說﹐我在中國過着不是挺好嗎。我這份工作比多少中國人都好﹐他那種滿足感就是這麼來的﹐所以他慢慢的對美國這一切就都淡忘了。他必須把自己當成一個在中國生活的中國人﹐這樣他才能找回他作為海歸回國的滿足感。
。。。
不管是在美國還是中國﹐創業都是不容易的。那麼海歸在中國創業﹐他們的情況如何呢﹖
。。。
TONY﹕
平均下來﹐總有人會有特別棒的生意上的主意﹐但是當你去追逐那個主意的時候﹐時間會比較長﹐你最後扑過去的時候﹐可能是空的。
LEI﹕
我有的時候問我的先生﹐我說你們在北京那麼多的海歸﹐到底誰發財了﹖拋去在外國公司做高級管理的人不算﹐因為那些人算打工。真正靠自己的本事﹐在中國創業﹐當老闆﹐發財的﹐我說有誰﹖到底有幾個﹖他有的時候都答不上來。
TONY﹕
我在國內﹐按台灣人稱的“一狗票”的我都見到了﹐但是回去﹐飯店裡吃飯都能碰到海歸﹐我還沒見誰做成的。我見得都是回去﹐可能也都是剛起步把﹐就象現在說華人在美國成功的人也多起來了﹐哪是因為有十年﹐二十年的過程。
。。。
據有關部門調查顯示﹐在上海海歸企業中﹐盈利的不足25%﹐有30%的企業處於初創的種子期階段或者實驗室階段﹐65%處於創立階段﹐只有5%的企業進入成熟期。因此﹐目前大部份海歸企業還處於前期投入期或者虧損期。
。。。
得與失
TONY﹕
因為通常來講嗎﹐海歸回去一般都是先生想回去﹐太太不太想回去﹐太太或者根本上很反對回去。
LEI﹕
我有很多朋友都是處在這樣一種情況﹐就是先生回國﹐想闖一闖。太太和孩子留在這裡﹐就在我們這個院子裡就有好幾家。我有個朋友跟我開玩笑說我們這個院子都快成了“望夫村”了。他說一下雪﹐望夫村的女人都出來鏟雪了。實際上還是挺難的﹐因為﹐你想在這裡大多數華人婦女都是職業婦女﹐都要工作﹐又要帶孩子。先生又這麼遠。你比如說就像下雪這件事情就很不容易的﹐你就得自己做這件事情。另外我覺得對孩子﹐也是有影響的﹐因為你人為的就造成了一種單親家庭的現象。雖然孩子知道爸爸還在﹐只不過很遠﹐要去很遠地方去工作。但是事實上﹐造成的現象孩子就是生長在一個單親家庭。
TONY﹕
當時在上海的時候﹐有的時候很不順的時候﹐哪種壓力下面你就想﹐費這麼大勁幹什麼﹖我乾脆回美國算了﹐那日子多舒服。天天我也不用幹什麼﹐就上班這麼幾個鐘頭就完了。回來掙的錢也比在中國掙得多﹐老婆孩子都在邊上。陪小孩玩玩﹐週末就推推草﹐踢踢球﹐還練練高爾夫﹐挺好的﹐這日子多充實。跟國內人講起來﹐他們也講這是神仙過的日子﹐象隱居生活似的。你做的事﹐你的生活方式也比較健康。你有充足的睡眠﹐充足的鍛煉。什麼都有﹐還有充足的家庭生活
LEI﹕
其實我先生回國已不是第一次﹐已經是第二次了。第一次他回國的時候是在九年前﹐當時也是很不容易﹐在發現我懷孕以後幾個星期他就走了﹐在生孩子的前幾個星期他才回來﹐孩子滿月他又走了。等他完全從中國回來﹐孩子都快兩歲了。然後﹐第二次回國呢﹐我又支持他。 其實我當時想的也很簡單﹐我覺得每個人生活的都有他自己的夢想﹐都有自己的理想。你不讓他去試﹐也許他以後會說你都沒有讓我去試﹐那麼你就讓他去試。所以我也就支持他。可是現在反過來看呢﹐我有時候也會問我自己﹐我到底做了一件什麼事情。我真的讓他的事業更成功嗎﹖我真的讓他家庭生活更幸福美滿嗎﹖我支持他那麼多年﹐他也做得很辛苦﹐可是他失去的是什麼﹐他得到的是什麼﹖我就覺得﹐或許當初不讓他去﹐也許他現在會更幸福。
TONY﹕
我覺得不管怎麼說﹐我回去一趟﹐這是一生中的一段經歷﹐不管怎麼說﹐你就是闖了一把嗎。這種就像登山一樣﹐雖然你沒有掙到錢﹐但你達到了一個目標。你可以說﹐我又做了一件事。而且當時我回來的時候﹐當時的感覺就是﹐下了飛機就想﹐我什麼時候能再回去﹖那真是一遍熱土。
LEI﹕
其實在我看來﹐這麼大的犧牲﹐對很多海歸就是過把癮。真的就是過把癮﹐在那個生意場中過把癮。過把癮可以啊﹐但問題你讓你的家庭﹐你的孩子﹐你的太太﹐甚至你的父母﹐或者是更大範圍的家人﹐都要做出那麼大的犧牲﹐那你說這個過把癮值不值得呢﹖
。。。
俗話說﹐一葉知秋﹐我們也許能從他們的故事中體會到海歸的一些酸甜苦辣。每個人對生活都有不同追求﹐你想得到什麼﹖又想犧牲什麼﹐這都是個人的選擇。希望我們的節目能對你的選擇有所參考和幫助。謝謝收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