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華人第七十二集: 漢風依舊

【新唐人】海外華人第七十二集: 漢風依舊

1995年,几位陪自己孩子參加民族舞訓練的媽媽們,憑著對藝術的熱愛,開始了他們自己的追求,決定成立漢風推廣中心﹐向美國主流社會介紹中華文化。。。

陳女士﹕

“因為我們相信藝術教育應該從小開始,那我們觀察到美國的學區,他們經費非常短缺。不要講中國的藝術了,連他們的本土藝術他們都沒有机會來教育他們的孩子。所以是在這种情況下,我們和庫市的學區開始聯系,那么第一年完全是庫市學區的18個學校挑選了很多的學生來參加。那么從第二年以后我們就從庫市往外擴展—那么一年一年的發展,我們是整個SANTA CLARA 的學校我們都邀請,已經有9年的歷史了。”

几年的時間,他們的努力使漢風漸漸的為人們所熟知,漢風不僅讓孩子們從小就接触、認識中國傳統的音樂和舞蹈藝術,為將來深入接触中華文化打下基礎。同時他們也象主流社會推廣認識中華傳統藝術。

陳女士﹕

“漢風基本上從1995年到2000年這段時間,我們基本上集中在歡慶上。歡慶就是每年把各個不同的藝術家集中起來,在不同的表演,給5000個美國的小朋友來觀賞。那這5年做的非常成功。”

“到了2000年漢風跨出了一個大步,我們決定除了給學生做介紹外,我們也給一般的民眾做 介紹。所以從2000年開始漢風每年都推出一台到二台的買票的公演。那這個多半都是跟專業的藝術表演團體簽合同,請他們過來。我們曾經帶來過的表演有北京舞蹈學院的,沈陽音樂學院的,台灣的京劇,還有小西園的布袋戲。所以涵蓋面相當的廣。這些介紹給一般民眾賣票公演呢,漢風最大的特色是第一個都有中英文對照。所以一般的美國人、或者不會講中文的中國人,或者第二代,第三代年輕的孩子們都能夠欣賞。第二個特色就是我們在演出的同時的一段時間內,我們一定做比較深入的研究跟介紹,舉辦演講, 或者舉辦WORKSHOP。和大學里的教授合作;把一些比較深入的背景資料帶給觀眾們。這是漢風做節目与其他團體不一樣的地方。

第三個就是說漢風的主力就是介紹不同的演藝團體和高品質的作品。所以我們不是一個培養自己的團員或者培養自己一個節目的團體,我們是一個推介的團體。這個在灣區是唯一的一個中國團體在做這個事情。”

過去漢風著重于讓學生欣賞、接触中華藝術,從來2004年起他們開始嘗試走進校園,請專業人士去學校向孩子們介紹並推廣中國傳統音樂和舞蹈,讓孩子們能夠更能欣賞到中華文化的博大內涵。

陳純真:

“漢風几年做的歡慶節目有很大的服務,有5000個人,那他們另外有想到一個主意,是說 到各個小學去,一次見200-300個人,更深入的介紹中華文化,那我覺得很好的部份是說,想我們有碰到很多說西班牙語的小孩,我會看到不同族裔的孩子們,他們可以一起來看中國文化的表演。特別是很多小孩,是低收入的家庭,他們沒有机會去看這么專業的場 地,專業的燈光和表演,所以我覺得很有意義的是介紹給孩子一個高水准的表演。那我們學校很高興這次能支持漢風,做學校的范例。我想能夠從今年開始逐年去各個小學做,以后可以每一年介紹不一樣的東西。以后可以逐年深入,我想這樣子,5年,10年以后,這些小學的孩子,他們對中華文化各种的表演藝術,會有更深入的認識。”

漢風的工作人員來自社會各界,那么他們又是什么樣的机緣走入漢風的呢?

黃曼真:

“我是二年前,看了和。那我覺得他們做的高品質的東西能夠在灣區演出非常的難得。我后來有机會認識一個當時的一個理事。她就說他們其實很缺人,我覺得我也有時間,我也很喜歡表演團體,他們是一個PRESENT,我對他們做的事情很喜歡,希望能夠幫他們推廣,貢獻我自己一份力量,幫他們推廣,所以我就加入了。”

林慧修:

“我說好几年就有注意到報紙上登的漢風的廣告,很羡慕他們個方面的節目和介紹這個文化。我是2000年的時候,看到他們做廣告要演,我就想,我赶快買票看吧。看了之后,我非常的欣賞。我就很欣賞他們做的節目,還有他們做節目非常的專業。我就認為應該參加他們的活動,幫助推廣中國的文化,所以我就把電話問他們可不可以做義工。”

“在03年年底﹐有機會接觸漢風﹐因為已經做了3﹐4年的義工工作。到了一個情況﹐漢風來邀請我﹐我就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一方面是在藝術表演中﹐能夠更深入的去參與。其次能夠對中國文化有一個更深入的了解。對我個人來講是一個很願意的事情﹐就這麼樣參加了。”

漢風能夠發展到今天這樣一個規模,義工們的努力供不可磨,究竟是什么樣的動力凝聚了這些中華文化在海外的播種人呢。

陳女士:

“對我來講,人的价值多半都體現在你信仰的東西上。那么我最喜歡的是藝術跟文學。在

我的工作里面,這方面得到發揮的机會不大。雖然我也很喜歡我的工作,但是我覺得我Volunter的方面,讓我最喜愛的一些興趣得到一些發展。所以我感覺我很幸福,一方面,我有工作,經濟條件很穩定。另外一方面,我還有一個園地,我可以耕耘我自己的興趣。”

黃女士﹕“我自己是學社會工作,所以一路走過來做的都是義工。今天如果回頭想,我如果

從學校畢了業,就把他這么荒廢掉。我想很可能現在就是黃臉婆一個。那從這個中間,我自己學到很多待人處事的這些道理。充實我自己的生活,雖然現在講,我自己的小孩子都已經很大了。我自己還是認為我的心態很年輕。那這就是最大的收獲,那從這個中間,能夠認識一些好朋友。”

黃曼真﹕

“因為這個跟我從前做的事情完全不一樣,就是我沒有這方面的經驗,所以我一邊做一邊學習,然后跟大家建立這個很良好的互動,我覺得這個很難得。”

曹女士﹕

“雖然我對中國的藝術了解不多﹐但是我正覺得這是我個人的一個機會﹐同時也可以碰上很多同行﹐也能夠眼看者事情從沒有變成有﹐這對個人來講都是很大的滿足。我覺得中年危機這種事情在我參與了這些工作之後﹐在3﹐4年前開始做義工的過程裡面﹐我真的就發現不是物質上能滿足的。”

在這個立在車庫的櫃子裡﹐記載着漢風歷年來走過的心路歷程。他們雖然辛苦,但也有收獲的歡喜。

黃女士﹕

“當他們來觀賞我們中華文化的表演。那他們喜歡,因為每一個表演完,看他們興奮的,我

們也很激動。他們從喜歡到認同,那當然肯定能提升我們華人在社區的地位。所以我一路走來,我覺得是個不歸路。”

陳純真﹕

“對我們來講,也是我們深入去、更在這個主流社會去認識他們小學的編制,他們學的東西,知道說原來他們小學提供孩子,他們可以帶這么多藝術表演讓小孩子來認識。小孩子從小接触多樣文化都會寬闊小孩的心胸,對小孩將來人格的發展,對人生的體驗都會有更寬廣的認識。”

曹女士﹕

“ 工作非常愉快﹐因為來這個地方有非常多的挑戰。在每一個非盈利組織裡﹐我想最大的挑戰就是財源。就是基金方面﹐怎麼樣在最少的預算之下做到最好的成勣。我覺得很興奮﹐因為對我來講是一個很新的經驗。雖然我們還談不上什麼成就和成功﹐但是在整個過程上﹐我個人常常覺得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林慧修:

“我現在做義工,我自己又有工作,是—-。另外還有其他的活動,我自己還有媽媽,還有家里人,還有其他的義務替家里人幫忙。在這個現在的社會下,我認為每個人都很忙。在很忙的情況下,怎么樣把自己的生活變得多彩多姿。而且怎么讓自己所有的事情有組織的、有調理的安排下去﹐可以讓自己能夠調整過來。主要有很大的樂趣做這方面的事情,再忙調整過來也是可以做得到的。”

漢風是一個非營利的團體,雖然工作人員都是由義工組成,但是他們可沒有忽視人員的素質及培訓。

陳女士:

“一個比較專業的訓練是比較重要的,因為每一個人都代表你這個團體,她走出去的時候,她做的工作,她的想法,她的行為都影響你整個團體的信譽和在大家心目中的印象。所以我們每年一定都把漢風的義工和董事們帶出來,找到專家來給我們做一些專業的訓練,讓大家增進對工作的了解,也增進對TEAMWORK整個團體有一個成長。”

漢風的義工來自各行各業,大家的認知和背景都有相當大的差異,要達到默契配合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團隊的合作与配合在漢風的發展中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陳女士:

“那我覺得一個團體、一個組織風气非常重要。那么這個風气取決于你這個領導者本身帶領你這個組織往那個方向走。向我們今天的這個訓練,很重要的一部份就花在大家如何溝通,如何解決歧見。如何讓看;來不能負責任的人呢,至少能夠把他做不完的事情,會來能夠報告給你。向這一類的溝通技巧,我覺得是需要學習的。那對我們來說,一方面在貢獻自己的時間做事的同時,其實我們學到很多。我想這個問題始終是一個挑戰,但是假如事前大家溝通的比較良好的話。會減低很多這种臨時的狀況。”

黃曼真:

“我覺得從中學到他們做事的態度,非常的專著。很熱心、很熱誠,就是為了一件事情,好象什¤-c事情都放下,就是要把這件事情做完,通常我們的人力并不多,那大家聚集起來這些力量,把這件事情完成。有時我們自己很訝疑,把這件事情就做完了。”

藝術擁有感染及感動人的力量﹐如何繼承這筆寶貴的文化財產﹐使我們的下一代、美國乃至全世界人民能得益其中便成了重要的課題。中華文化的推廣需要我們每個人的支持和鼓勵﹐這樣的精神在海外的華人社會中更顯得意義非凡。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