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地海水倒灌 古籍:“海眼”一开洪水来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4年10月27日讯】最近,在没有寒潮、台风的情况下,中国从南到北多地罕见出现海水倒灌的现象,原因不明。中国古籍中记载,陆地和海底有多个“海眼”,由龙或神兽镇守,一旦破坏解除封印,就会出现海水倒灌,引发大洪水。

渤海、黄海、东海罕见海水倒灌

自10月21日凌晨开始,中国渤海、黄海、东海罕见出现海水倒灌现象,海水漫过海岸线,冲垮堤岸。辽宁、河北、山东、天津、江苏、上海、浙江、福建等地沿海城镇被淹,海水吞没农田,涌入城镇和乡村,一片汪洋,人们在大水中惊醒,仓惶逃离家园,损失惨重。

有山东青岛网友发布视频说:“有些地方的大潮,已经将附近的村子给淹了,齐腰身的海水冲进家中。”

辽宁盘锦市有居民说:“这次潮涨得太大,几十年没见过。”

就连中共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的官员也感到疑惑:“在没有明显的风浪情况下,忽然产生这么大范围的增水,国外没有记录,国内记载也没有。”

有专家猜测,海水倒灌与潮汐有关;也有人认为,海水倒灌主要是地下水过度开采,导致地表下沉,海平面上升。

海水倒灌与“海眼”有关?

在中国古籍中记载,海水倒灌与传说中的“海眼”有关。“海眼”是陆地连通海底水府的出入口,而且与另外时空的水脉相连,海底、陆地上都有“海眼”,是大地水脉的“穴位”。

传说大禹治水时,获得众神的帮助,寻找到了治水的方法,其中一个就是镇住“海眼”。“海眼”被镇住后,堵住了海水通向大陆的水脉,然后疏通陆地上的积水,这才平息了这场全球范围的滔天洪灾。

“海眼”就像井口一样,有龙或各种神兽、神灵镇守,不能轻易打开,否则海水就会倒灌陆地,形成洪水灾害。

江陵城“海眼”被毁 引发大洪水

古籍中有关于“海眼”的记载。唐末五代时的王仁裕,官及翰林学士、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和太子少保。他游历了许多地方,著有《玉堂闲话》,书中就记载了关于海眼的故事。

在湖北江陵县城的南门外,雍门内的东墙下有一所小堂室。小小的堂室仅仅三尺多高,堂室上覆盖小瓦,梁、柱、门、窗,一应俱全。当地人称这座堂室为“息壤”。

《山海经‧海内经》中写道:“鲧窃帝之息壤以湮洪水。”晋‧郭璞注:“息壤者,言土自长息无限,故可以塞洪水也。”

传说,几百年前,江陵发生大洪水,大部分土地都被淹没。江陵全境只有高地幸免于难。当时的州帅很惶恐,不知如何是好。有人告诉他,城郊有一位书生,博览群书,才智出众,可以向他请教,询问有何良策。

于是,州帅就召来书生询问,书生指着雍门内东墙下的地方说道:“这里是‘息壤’之地。我曾读过《息壤记》,书中说,大禹时代洪水从海眼泛滥而出。为了填塞洪水,大禹命人雕刻石头造了一个龙宫,填在海眼穴中,用以堵塞水脉。后来人为了建造江陵城,把这里的建筑和龙宫都毁掉了,所以才造成了这么大的水灾。请大帅挖掘地下就可验证。”

州帅听了书生的话,就命人在东墙下挖掘,果然挖出了一个石头雕刻的宫室(龙宫),已经被损坏了。州帅重新修葺了龙宫,又用厚土掩埋。从此,江陵再也没有发生过洪水。后来,人们在这里建了一座小堂室,用来标志“息壤”之地。

王仁裕比照《息壤记》,发现与江陵传说的“海眼”故事相吻合,于是就在书中记录了下来。

北京城的“海眼”

据说北京北新桥的一口井中锁着一条蛟龙,这里也是“海眼”。民间流传,刘伯温明初奉旨建北京城时,龙王企图淹没北京,阻止建城。刘伯温和姚广孝制服了龙王之后,就将龙给锁在了井下的海眼中。谁要是动了海眼,整个北京城就要被大水淹没了。

当年日本人入侵北京城后,让当地百姓拉过井里的铁链,铁链子拉上来铺了一地也不见头。日本人不死心让继续拉,老百姓继续拉,拉着拉着井里开始往上反黑水,并且还有怪叫声,日本人这回吓着了,让老百姓把铁链子又放了回去。

大约在1958年,北新桥要扩宽马路,工人们见这口井碍事,就打开井盖,看到一条很粗的铁链,深不见底,因为好奇,就向上捯铁链,仿佛没有尽头。最后听见井中发出隆隆的巨响,伴随海水的味道,仿佛海水在奔涌。工人们十分惊恐,将铁链放回,最后将井用大石条盖上,在上面修了路。

(责任编辑:唐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