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強力管控 內參失靈 中共恐重蹈蘇聯覆轍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9月07日訊】英國《經濟學人》期刊指出,中國經濟面臨的一大問題是資訊遭強力管控,且高度集權的政治控制,再加上領導層仰賴的所謂內參系統趨於失靈,有可能重蹈蘇聯覆轍。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近日發表的文章提到,歷史經驗顯示,資訊的自由流通有助提升決策品質、降低重大失誤的發生機率,並促進社會演進、提升國家整體應對挑戰的能力。

在1990年代晚期和2000年代,中共領導層曾試圖藉由「既部分開放、又維持控制」的治理方式避免重蹈蘇聯瓦解覆轍。但隨著科技發展,部分「忠黨愛國」人士認為,大數據、人工智慧(AI)等新技術,將有助為中共最高領導層打造一個高科技、高效率、全方位的治理系統,實踐蘇聯未能達成的理想。

然而,《經濟學人》分析,現在的情況是,中共有可能如蘇聯一般,證明專制統治效能低落。

《經濟學人》認為,為維持在政治領域的主導地位,蘇聯領導層無情管控、壓制各項資訊,最後連領導層本身都失去對真實世界的準確掌握。如今,中國經濟面臨同樣的問題。

《經濟學人》分析,中共領導層依靠的所謂「內參」,無法如實提供真實信息。經濟越脆弱,就有越多資訊被壓制;即便是親官方的「權威人士」發表意見,若他們對資訊的詮釋未經官方承認,也可能被迫噤聲。為避免領導層難堪,官方資料可以被公然扭曲。

一名北京大學教授去年曾公開提到,官方發布的失業數據中,有多達1600萬名青年因為放棄找工作而未就業,但官方統計數據中未將這部分列入失業人口,如若計入這些人,則青年失業率將超過46%。中共國家統計局隨後很快中止發布都市青年失業數據,直到今年初才開始公布經過「改善」的資訊。

此外,中共官員似乎對控制各界如何討論COVID-19(中共病毒)較有興趣,而不是全面了解疫情和「封城」等疫情管控措施對經濟活動實際造成的影響。

《經濟學人》指出,雖然內參材料可以比公開發布的內容「強而有力」,但在當今的政治環境下,真實性如何,值得懷疑。

《經濟學人》提到,內參系統的資訊來源包括學界、智庫、媒體。例如新華社記者在大量生產吹捧官方、但新聞價值低落的公開內容之餘,私底下為「內參」撰寫的文章可能完全是另一種樣態。一名撰寫人告訴《經濟學人》,能寫內參報告是「榮幸」;要取得這項特權,必須通過激烈競爭。

《經濟學人》說,內參機制的「潛規則」可以讓報告作者傾向「討好」當權者,讓他們開心。一名研究人員告訴「經濟學人」,他的分析越「正面積極」,就越容易被(領導人)視為「好文」。

這位研究人員表示,雖然他可以「自由討論」國家面臨的問題,但他依然會小心,不直接批評高層。透過內參機制流通的資訊也較難被客觀檢驗。

《經濟學人》指出,在權力最高層以外的人無法得知中共領導人習近平讀了什麼樣的內參材料,以及他的反應如何。中國經濟政策的形成過程一向缺乏透明度,這在經濟成長強健、決策者態度務實時,問題不大。

但當经济成長放緩、官僚系統越來越意識形態至上,缺乏品質良好的資訊就令人憂心。最終,不僅是外界,可能中共領導層自己也會霧裡看花、難以確定什麼是好決策。

(責任編輯:文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