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8月13日訊】「現在生意不好做」,「我們不知道中國消費者需要多長時間才能重拾信心」……近日,歐萊雅、奔馳、大眾汽車、百威英博等跨國集團的高管們,相繼就中國市場需求疲弱的問題敲響了警鐘。
英國《金融時報》8月11日的報導披露了上述消息。報導表示,受房地產行業長期低迷的拖累,中國經濟發展速度也持續放緩,削弱了人們對經濟發展前景的信心,也削弱了人們對消費品的需求,尤其消費者對外國品牌的需求明顯減弱。再加上來自本土企業的競爭加劇,導致許多跨國集團在中國市場的銷售大幅度下降。
在倫敦上市的廣告巨擘WPP本週布的財報顯示,在過去三個月,該公司在中國的銷售額下降了近25%。報告中警告說,中國的經濟前景不佳,消費者正變得越來越謹慎。
WPP集團首席執行官雷德(Mark Read)在受訪時對《金融時報》表示,中國市場需求疲軟,是全球大部分消費品行業今年上半年收益的一個特點。
此外,在中國銷售奢侈品和大眾美容產品的歐萊雅公司,今年上半年的在華銷售增長也下降了約2%至3%;大眾汽車旗下的保時捷則宣布,截至今年6月的月中,該公司在華銷量比上年同期下降了三分之一。
「全球唯一一個消費者信心仍然非常低的地區是中國」,歐萊雅集團首席執行官葉鴻慕(Nicolas Hieronimus)說,「(中國的)就業市場並不健康,許多中國人把積蓄投入了房地產,而房地產已經貶值了很多。」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餐飲業的增長速度放緩至8%以下。針對這種現象,惠譽分析師說,「可支配收入前景的不確定性,加上房價下跌導致家庭財富進一步縮水,影響到非必要支出減少或轉向物有所值的產品。」分析師們還指出,這一趨勢已從餐飲擴展到服裝、化妝品和珠寶等行業。
上海諮詢公司Automobility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海外品牌在中國乘用車銷量中所占比例從2020年的64%下降到38%,特別看重中國市場的德國汽車製造商受到的擠壓尤其明顯。《金融時報》認爲,這與中國市場迅速轉向電動汽車有關。
梅賽德斯-奔馳今年上半年在華汽車銷量比去年同期減少了9%。對此,梅賽德斯-奔馳首席執行官康松林(Ola Källenius)坦言,中國的奢侈品市場正在降溫,他認爲這主要是中國的房地產危機導致的。康松林直言:「我們不知道中國消費者需要多長時間才能重拾信心。」
釀酒商安海斯-布希英博第二季度在華銷售額下降了15%,該公司認爲這是消費需求疲軟和中國部分地區的天氣惡劣所致。總部位於上海的中國市場研究集團(CMR)創始人、董事總經理雷小山(Shaun Rein)則表示,許多外國品牌在中國面臨著本土品牌的巨大競爭,許多西方品牌正在被中國品牌替代。
(責任編輯:何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