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中共公布第二季度GDP 專家: 政治操作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7月16日訊】房地產危機,消費不振拖累經濟增長,在「推遲」大半年後才登場的三中全會開會期間,中共統計局宣布,第二季經濟數字成長率達4.7%,呈現「總體平穩、穩中有進」。評論認為,這是政治用語,現在公布的數據也是政治操作。

拖延已久的中共三中全會終於召開,中共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最新數據,中國國內生產毛額(GDP)4月至6月年增4.7%,是2023年第一季以來的最低水平。

數據顯示,今年前六個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較上年同期增長了6%。但同期消費支出走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僅增長3.7%,房地產投資萎縮10.1%。新房銷售下降26.9%。

當局聲稱,統計局指上半年外部環境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明顯上升,在政策發揮作用下,經濟運作呈現「總體平穩、穩中有進」。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DAVY J.Wong):「它其實很多政治用語,大家沒有看清楚而已。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總體的意思是說大方向,從局部上面看,微觀經濟來說可能就並不是那回事。因為目前國有經濟的比重越來越高,對於國有企業來說可能目前情況還可控,但對於民間經濟活動來說情況並不是那麼好,應該說是比較負面的。至於穩中有進的形容詞,他只是說一種描述而已,應該說他是更加接近一種政治宣傳。」

旅美政治學者王軍濤:「現在中國大家普遍感到這個經濟不好、比較蕭條,過去那些比較繁榮的地方,包括北京、上海都比較蕭條,這是大家普遍的感受,包括現在從海外回去的人,也感覺不到前些年那種熱氣騰騰的局面,但是從統計數字上看,看不出這些就是中國經濟蕭條。」

「推遲」大半年後才登場的三中全會,正值中國面臨房地產危機、高青年失業率、企業和消費者信心下滑和地方政府債務激增等經濟難題。評論認為,現在公布的數據也是政治操作。

王軍濤:「你看共產黨歷屆在開重要會議的時候,在一些重大的慶典性場合的時候,他都會放一些財政、金融什麼等等一些特殊政策的招,讓這個經濟在短期內顯得好一些。就這個數字跟西方不一樣,西方成熟市場經濟國家,你到3%這個經濟就不錯了,但是在中國經濟下到6%以下的話,這個國家就到處都要出事、要捉襟見肘的,所以它現在5%我也不認為是好。」

大紀元專欄作家王赫:「應該發布的他都推遲了。那麼這一次,因為這個數據還比較好看,他覺得可以給他一點臉面、給點信心,所以這一次他就發布了,但是沒有像以往開記者招待會,因為他是為了突出三中全會,這是一個政治上的操作。」

評論認為,中共的數據有美化效果。

王赫:「中國經濟大環境動搖,外資撤離內需不振,老百姓找不到工作,所以問題多多。在這種情況下,中共要唱響經濟光明論,那麼它就在那個數字上大作文章。因為中國現在是各方面封控都很嚴,又不允許獨立的經濟學家、獨立的數據核算,也沒有第三方去作證,所以中共一手壟斷這個數據,造成數據的真實性這麼多年一直受到強烈的質疑,那麼這次開三中全會,這一次應該是應景之作。」

當局公布6月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降幅總體已收窄。其中,上海的新房和二手房都反轉出現上漲。

黃大衛:「我們看到新增的新房開發的無論是銷售面積和銷售額都在下降,其中有一個東西要留意的,銷售額的下降是比銷售面積的下降還要快,還要多6%左右。證明現在不單止是價格下跌,價格下跌的比量還要高,證明這是一種沒有承接力的下跌。第二點,目前所謂的房地產市場有所好轉,是說二手房,民間有可能是經濟活動停滯不前,有些人可能經濟困難需要賣房,或者是之前投資的房拿出來出售,減少負債。所以二手房的銷售現在增長,但是也沒有顯示出增長達到一個突破現在底部的區域。所以整體來看,房地產市場依然是一個向下尋找底部的情況。」

《華爾街日報》指出,許多荒涼閒置的公共設施,都象徵由債務帶動的經濟成長如海市蜃樓,中國的未來遠遠沒有保障。

編輯/黃億美 採訪/駱亞 後製/Tony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