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改革法案掀隱憂 企業界提兩大憂慮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6月24日訊】台灣立法院國會擴權修法引起爭議,外媒引述晶片工程師看法,憂心台積電商業機密不保,專家示警,這可能加大企業遭到政治施壓的風險。

台灣立法院在野主導下,6月21日就國會職權法修法覆議案,投下否決票。

外媒彭博指出,企業可能被迫揭露敏感商業資訊,報導引述一位35歲晶片工程師看法,如果法案最終生效,「台積電被立法院傳喚和調查,恐被迫洩漏商業機密」,引起業界關注。

中華民國總統賴清德:「所以這段時間我們的確有收到許許多多,來自企業界、外國商會,甚至國際的關心,他們很擔心,如果這法律一旦實施,那企業的商業秘密可能不保,對於外資的投資意願,以及未來台灣在國際的競爭力,會產生重大影響。」

中華民國總統賴清德週一表態,將聲請釋憲及暫時處分。而外界的擔憂不是沒原因,先前有立委,以4月3日大地震為理由,要求國科會提供台積電在內,企業機台影響等機敏資料,遭到官員當場拒絕。

PIDA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執行長羅懷家:「但是我們還是期望有一個良好的互動才是重要的。不要把力量花在這方面(調查聽證),企業界認為,應該是好好的行政,是我們認為重要的。」

法案賦予「國會調查權」「國會聽證權」,更可能干擾企業運作。

資深半導體產業分析師柴煥欣:「其實基本上所有的(立法院)案子,都很難涉及到所謂的關於製程,或者是IC設計相關的電路方面的,一些主要的核心競爭價值的企業機密。但是也千萬不能(輕忽)就是說,部分有心的立委,可能透過所謂聽證調查的方式,然後對所謂的大型企業的老闆們,進行一個間接的施壓以及為難。」

雖然立院擴權修法,難以直接涉及IC設計、IC製造業等核心機密,短期衝擊影響預估有限,但業界仍擔心淪為政治工具,不利產業發展。

新唐人亞太電視胡宗翰、陳輝模、沈唯同台灣台北採訪報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