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中國互聯網30年 為民眾帶來了什麼?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6月24日訊】中共的互聯網大會將於7月9日至11日在北京舉行。然而中國互聯網上的信息正呈現「斷崖式」消失,特別是2005年之前的信息,很多現在已經搜索不到。到底中國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30年,為民眾帶來了什麼?

2024年是中國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30周年,中共的互聯網大會將於7月9日至11日在北京舉行。30年前,隨著國際專線的開通,中國實現了與互聯網的全功能連接,中國正式進入互聯網時代。

中共黨媒宣傳,網民是中國互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持續推動網民規模增長,至2023年6月已達10.79億,高居全球第一。然而對比中國綿密的網絡防火牆,許多網民對每年舉辦世界互聯網大會不以為然。

前北京律師、民陣加拿大主席賴建平:「中國從來就沒有真正的全功能揭露國際互聯網,它只是選擇性的揭露,是在中共的限制公民言論自由,新聞自由,剝奪中國公民的知情權。凡是中共認為對它的獨裁統治有危害的,一切不讓流通。所以中國人現在要了解一點外面的信息,仍然只能靠翻牆,連最基本的西方人人都在使用的社交媒體都使用不了。」

美國硅谷通訊網路資深工程師鐘山表示,並不是中共主動去擁抱了互聯網,而是他們在防火牆功能完善之後,才開始逐漸的接入。

美國硅谷通訊網路資深工程師鐘山:「我就是第一批,在那個時代就是最早在Google上還能什麼都能看,大家還能用Gmail,但是很快新的工程,就讓這些最基礎的功能就不能用了,Gmail,Google網站不能用了,而且國內一大批的BBS也不給用了。所以這個根本就是自說自話,從一開始起點就不是這麼回事。」

事實上,中共當局為了防止所謂的恐怖主義和反政府行為,2017年6月1日開始施行《網絡安全法》,賦予政府在緊急情況下管控及壟斷網路之權力。

鐘山:「它自己都承認定了150多部,可見這個法案真多,這個立法的時候並不是為了保障大家的自由,而是為了限制大家的自由,不是為了保障網絡環境、輿論環境的更好,而是讓輿論環境受到更大的打壓。它用這個互聯網防火牆的方式,以這種方式來監控和打擊對它稍微有不滿意的人,哪怕是做發帖牢騷的人,都會被禁言封號。」

前北京律師、民陣加拿大主席賴建平認為,這麼多的立法,恰恰就是限制中國民眾在互聯網上的自由。

賴建平:「法律多,條條框框多,並不等於中國真正有了全功能的互聯網揭露,並不意味著中國人民擁有真正的網絡自由,言論自由。那麼相反,這麼多的條條框框,實際上是用來限制公民的言論自由。限制公民從互聯網上自由獲取信息,自由發表言論,限制中國公民和全世界互聯互通。」

上海退休的大學教師顧國平表示,中共所說的互聯網,實際上只是一個區域網。在平行的網路世界,中國的互聯網跟其他國家不一樣。

上海退休的大學教師顧國平:「我們現在國內的老百姓不能看到海外的那些最新的資訊,這是嚴重影響了中國與世界的同步發展與人民進步。中共為了不讓中國老百姓了解世界,了解真相,那麼對於網絡建立了這麼多的150多個關於網絡方面的各方面的條例法規,其根本目的是什麼呢?就是要維護他們的獨裁專制的邪惡統治。」

賴建平:「它就是讓中國人在有限的揭露內容範圍內再一次經過審查,再一次對中國人的互聯網信息進行審查,讓中共不喜歡的信息流動不進來。包括西方的所有社交媒體。所以中國人所了解到的信息,也是中共能夠願意掌握的,願意給他們提供的那點信息。而更多的、更大範圍內的真正的世界的信息,中國人民是獲得不了。」

一篇名為《中文互聯網正在加速崩塌》的文章在網路上熱傳,1995年至2005年間在中國新聞入口網站、部落格、論壇和社群媒體網站上發布的幾乎所有資訊都已無法取得。換句話說,在中國網路世界,集體記憶正在加速消失。

編輯/黃億美 採訪/易如 後製/王明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