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快報】6·18最殘酷打折季 消費者躺平商家被迫內卷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6月21日訊】週三(6月19日)發布的第三方數據估計顯示,中國經濟萎靡不振之際,「6·18」年中電子商務銷售節銷售額出現了有史以來的首次下滑。年輕消費者也在捂緊荷包,有大學生表示,錢包已空。

數字零售數據提供商商湯科技(Syntun)表示,在6·18購物活動期間,中國主要網絡平台的商品交易總額(GMV)比去年同期下降7%,只有7,428億元人民幣(約1,023.6億美元)。

據路透社報導,業內專家表示,今年的購物節未能激起消費者的熱情。而經濟黯淡之際,各大平台都將優惠期限延長至數週,以吸引消費者打開荷包。

6·18購物節於2010年首次推出,當時僅有一天的促銷活動。

京東和阿里巴巴旗下的天貓和淘寶等主要電商平台今年取消了傳統的預售期,即消費者可以在預售期內支付定金,然後再完成購買。相反,他們延長了優惠期。

中國正受到揮之不去的房地產危機和高失業率的拖累,消費者信心嚴重受挫。同時,用打折的方式刺激消費,已經不靈。

來自杭州的大學生孟安妮(Anita Meng)告訴路透社,「說實話,我一直沒有關注6·18,因為(購物節)實在是太多了。」

「即使這些節日還在繼續,我的錢包已經掏空了。」

分析師說,需求低迷,一方面讓零售商持續陷入價格戰和低利潤率,另一方面也加劇了通貨緊縮壓力。

「低價」現在已成為中國消費市場的普遍特徵,電子商務平台越來越難以留住客戶,即使是傳統上成功的銷售節也是如此。

不只是消費者消費力疲軟,京東的商家更是內卷嚴重,去年以來,全行業進入了「卷低價」的時代。

根據京東官方宣傳,在5月19日至6月20日期間,京東的圖書類目將以全品種圖書價保2~3折進行促銷——這是京東為圖書商們「算好的價格」。

知名出版集團磨鐵出版的創始人沈浩波爆出,「京東強行讓商家參與低價促銷」,指的是由於京東的自營機制,商家的貨往往存放於京東的倉庫中。因為幾乎每年的大促購物節,都會爆發商家撤店的事件。演變成,「即便你(商家)不同意降價,京東可以直接鎖你的後台,然後擅自給你改價,並直接把貨從京東的倉庫裡發出去。最後以實際成交跟你結算。」

一名從業15年的電商從業者長嘆一口氣表示:「今年的6·18真的是我見過最慘烈的6·18。我甚至懷疑明年還是否會有6·18。」

《新唐人快報》製作組

(責任編輯:劉明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