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補稅風波擴大 企業主叫苦:幾乎沒有生存空間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6月19日訊】中共地方政府深陷財政危機之際,為了增加地方財政收入,中國各地稅務機構紛紛開啟了向當地企業公司追繳稅款或另立名目加徵新稅的模式,網絡上眾多中小企業主叫苦連天。有老闆有感於公司已幾乎沒有了生存空間,表露了退出躺平的想法。

上市公司博匯股份近日發布的一份停產公告,讓一眾中小企業被地方稅務部門追討稅款的情況進入了公眾視野,並引發社會輿論的廣泛關注,甚至引起是否會有全國性的追繳欠繳稅款安排等擔憂。

為此,中共國家稅務總局的一名負責人,6月18日通過回答陸媒記者的提問進行公開闢謠,否認稅務部門在組織開展全國性稅務檢查,聲稱近期地方上的查稅補稅行為「均屬稅務部門正常履職行為」。

官媒的報導還引述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某某的回應稱,「稅收追繳期限一般為3至5年,但對於偷稅、騙稅等嚴重違法行為,追繳期限不受此限」。

然而,在網絡社交平台上,眾多中國企業主、小老闆的爆料則顯示,這一波補稅風潮並非個案,而且各種亂象橫生,許多事件根本與偷稅、騙稅毫無關係,明顯已經超出了所謂「正常履職」的界限。

例如:微博博主「投行小兵」日前發帖透露,一個朋友出差去見客戶時,客戶訴苦稱,稅務局讓他們補繳8000萬,而公司找機構自查的結果與稅務局追繳的金額差異很大。而公司只得到一份稅款繳納通知書和一個電子版的各類稅款繳款明細,具體款項的計算過程根本不知道。這位顧客表示,「公司明天準備去法院提請破產重整了,讓稅務局申報債權」。

(微博截圖)

這位博主同時還透露,據他聽到的消息,過去政府招商引資承諾的補貼和優惠,現在「都不算數了」,甚至有些地方已經要求企業退還曾經發放的補貼。

(微博截圖)

還有博主爆料:蘇州一個去年就剛成立的內容製作公司,最近也接到稅務電話,要補繳文化事業建設費,按照營業額的3%進行繳費,理由是公司的工作內容涉及廣告營銷。公司負責人還打聽到上海的一些同行也有收到類似通知,被要求補交6%的增值稅、3%的文化事業建設費。發帖者有感於公司基本上失去了生存空間,含蓄表示要躺平。

(網頁截圖)

還有網友爆料:某公司的會計人員在稅務局辦事時,聽到稅管員的議論,得知當地又下了「新政策」,要向企業加徵土地稅和「垃圾處理稅」,而稅管員們也為不斷出台的新政策感到很傷腦筋,吐槽說「今年一年學的稅務知識比過去10年加起來都多」。

更令人無語的是,公司拉貨的司機去稅務部門開費用票,結果「去了三次,每次稅率都不一樣」,司機詢問究竟哪次是正確的,稅管人員自己也不清楚,「都在蒙圈中」

(網頁截圖)

更有一家小公司老闆爆料稱,自己週末被稅務局「約談」,自己大概了解了一下情況得知,公司的房產土地、印花稅等繳納均正常,對方的意思很明確「沒其它問題,就是讓補稅完成他們的稅收任務」。這位老闆吐槽說,自己原本還想盡力再「撐一撐」,不料現在面對這樣的事情,「這簡直是要逼垮企業逼死負債纍纍的老闆」。

(網頁截圖)

對於網絡上的這些企業主、小老闆們的爆料和吐槽,中國網友也議論紛紛:「逼急了」;「窮瘋了」;「這日子沒法過了」;「我們已經補過印花稅了,以前的優惠政策不認了」。

有網友感嘆道:「經濟不景氣,很多公司現在還能活著已經很不容易了,竟然還要來補刀?!」

有網友議論道:「經濟好的時候你嚴一點啊,現在這個情況你從嚴,那不是置人於死地麼。」

有網友則直言:「收割者準備跑路,跑路前不得收割一波麼?」

(記者竺穎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林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