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隨美國 歐盟將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6月13日訊】歐盟委員會週三宣布,將從下個月開始,對進口的中國電動車徵收額外關稅。這是否會引發歐中貿易戰?請看專家解析。

歐盟委員會副主席瑪格麗蒂斯·斯基納斯:「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東布羅夫斯基斯今天在會議上,介紹了對中國電動汽車價值鏈調查的臨時結果。」

經過數月反補貼調查後,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於6月12日宣布,將對中國三家汽車集團,加徵暫時性反補貼關稅,其中,比亞迪將被加徵17.4%,吉利汽車20%,上汽集團將加徵38.1%。

另外,對其他不配合調查的中國電動車生產商,也將面臨38.1%的額外關稅。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員鍾志東博士:「相當程度可以看到美國跟歐洲,現在正緊鑼密鼓地在採取一直的步伐,然後來反制中國產能過剩的一個問題。」

從去年10月,歐盟啟動對中國電動車的反補貼調查,將持續到今年11月2日。

歐盟委員會副主席瑪格麗蒂斯·斯基納斯:「這條價值鏈受益於不公平的補貼,威脅到歐盟電池電動車生產商,造成經濟損害。」

歐盟對汽車進口的一般關稅稅率為10%,如果反補貼關稅到位後,中國出口到歐盟的電動汽車的關稅,將達到27.4%至48.1%。

分析認為,這將增加中國車企的成本,本就疲軟的中國經濟無疑是雪上加霜。

台灣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副教授孫國祥:「原因就是中國整體的經濟,特別是所謂的出口的部分,現在就目前而言很大的一個部分都是依賴所謂的新能源汽車或電動車,還有像是光伏電板等等,所以這些情況都會導致中國整體目前的經濟,可能都因此在今年的出口部分都會產生衰落。」

歐盟委員會表示,就加徵關稅事項還在與北京進行溝通,如果中方不能很快提供解決方案,懲罰性關稅將從7月4日開始生效。

中共商務部週三回應稱,歐盟的決定是一種「保護主義行為」,將採取必要措施維護中方權益。

台灣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副教授孫國祥:「那中(共)國的反應,如果它是對一些既有歐盟的一些產品做出一些象徵性的關稅提升,可能還不足以開啟所謂貿易或者關稅戰。原因還是在於中(共)國它不希望跟美歐兩線的作戰,像是拜登總統已經對它提高百分之百的電動車關稅了,那如果它又在歐盟的部分也進行同樣的這種拉高的情形,就可能會導致自己的傷害比較大。」

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也同樣適用於包括寶馬、特斯拉等在中國生產的西方車企。

新唐人電視台記者唐睿、特約記者駱亞採訪報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