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報完整版】涉用中國奴工 兩家名企被盯上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6月11日訊】觀眾朋友們好,歡迎收看新唐人快報,我是天心。

今天是美東時間6月10日,星期一 。訂閱新唐人,了解最新要聞。

今日焦點:Shein上市前 歐洲服飾業籲謹防「傾銷」;促中東和平 美擬與沙特簽防衛條約;涉用中國奴工 Dior分公司遭法院強管;中國男駕船偷渡台灣 稱遭政治迫害。

Shein上市前 歐洲服飾業籲謹防「傾銷」】

中國快時尚電商巨頭希因(Shein)在歐洲市場擴張版圖並推進在英國倫敦上市之際,歐洲零售業者呼籲抵制來自中國大陸廉價商品的傾銷。最近,Shein正全力推動在英國倫敦上市,去年年底,Shein赴美國紐約上市受阻。

據路透社報導,歐盟服裝生產商、零售商和電子商務公司呼籲6月9日新當選的歐盟領導人採取措施,保護這些行業的150萬個就業崗位,就像抵禦中國的產能過剩電動車那樣,防止中國的廉價服裝、配飾和小商品傾銷到歐洲市場。

歐洲是紡織業、製鞋業和皮革業快時尚巨頭Zara和H&M以及全球最大奢侈品牌的所在地,這些行業的年總營業額超過2千億歐元(2.2千億美元)。

這些行業在一份聯合聲明中說,該行業99%的公司都是中小型企業,這使得他們很容易受到 「激烈的」全球競爭的衝擊。

波蘭的電子商務協會在一份報告中指出,中共的政府補貼使得Shein等網上商業平台與歐洲的競爭對手進行不公平競爭,Shein直接從中國向世界各地的客戶銷售5美元的T恤、15美元的牛仔褲和1美元的耳環。

目前總部位於新加坡的Shein公司在中國成立,銷售的大部分產品仍是在中國南方生產,但該公司一直在巴西和土耳其擴建工廠。

Shein在6月初宣布,繼英國和德國之後,將把二手服裝轉售平台「Shein Exchange」擴展到法國。

快時尚零售商Shein和Temu憑藉低價銷售在歐洲市場迅速擴張,衝擊著歐洲本土的零售業。

今年3月,法國國民議會批准了一項法案抵制快時尚帶來的環保衝擊,要求對Shein等亞洲快時尚產品實施處罰。

該法案規定,在2030年前,將逐步提高處罰力度,每件服裝最高處罰10歐元,並禁止為此類產品做廣告。該法案獲得參議院通過後,將成為法律。

美國《政客》(Politico)報導,去年六月,法國經濟部長布魯諾·勒梅爾(Bruno Le Maire)要求法國國家競爭、消費和反欺詐總局(DGCCRF)對快時尚公司展開調查,並特別點名Shein。

勒梅爾說:「我們不知道這些衣服是在什麼樣的社會條件下生產的⋯⋯Shein上銷售的商品沒有足夠的產品安全信息」。

同時,隨著美國正在與中國去風險脫鉤,歐洲企業也在加大力度擺脫對中國的過分依賴。

據報導,總部在比利時的採購服務商龍源(Dragon Sourcing)執行長勞布(Richard Laub)表示,「目前(歐洲)的大趨勢是企業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勞布說,歐洲客戶越來越擔心在中國的採購業務,尤其是「非食品業非常、非常依賴中國」,包括服裝、電器到消費性電子產品、玩具等中國製造產品,已經佔據了全球消費的80%到90%。

【促中東和平 美擬與沙特簽防衛條約】

週日(6月9日),《華爾街日報》援引美國和沙特官員消息說,拜登政府即將與沙特阿拉伯達成一項條約,承諾幫助保衛這個海灣國家,這是美國推動沙特與以色列的外交關係正常化的一部分。

這些官員們說,該草案條約將授予華盛頓進入沙特領土和空域的權利,旨在將兩國關係更緊密聯繫在一起,禁止中共在該石油王國建立基地或進行軍事安全合作。

官員們還透露,該條約將被稱為《戰略聯盟協議》(Strategic Alliance Agreement),需要美國參議院三分之二的多數票批准。除非該條約是與以色列和沙特的關係正常化這一條綁定,否則將很難獲得大部分議員的支持。

過去幾週,美國和沙特官員一直在探討可能的協議,包括美國與沙特的民用核協議、以色列與巴勒斯坦達成「兩國方案」以及結束加沙戰爭。

外界分析,以色列政府和國民很難對巴勒斯坦作出重大讓步,而作為條約的一部分,沙特將與以色列建交。

週一(6月10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再次訪問埃及和以色列,全力推動結束加沙戰爭,希望此行能夠促使各方就美國上個月提出的停火和釋放人質協議達成共識。

如果成功簽署這項條約,沙特將成為阿拉伯國家中唯一與美國簽訂正式防衛條約的國家。

拜登政府一直在促進中東國家接受以色列。拜登3月份曾經表示:「我一直在與沙特和其它阿拉伯國家合作,包括埃及、約旦、卡塔爾。他們準備完全承認以色列。」

他表示,「必須有一個後加沙計劃,必須有一個兩國方案協議。這不一定要在今天實現。它必須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我認為我們可以做到這一點。」

對於布林肯再訪中東推動和平,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發表聲明回應:「主要爭議是什麼?問題在於哈馬斯……要求我們承諾在沒有實現消滅哈馬斯的目標情況下停火……我不準備這樣做。」「我們致力於取得全面勝利」

哈馬斯則稱,美國必須敦促以色列停止戰鬥。

以哈戰爭是否停火,中東有望迎來和平嗎?目前還有待觀察。

【涉用中國奴工 Dior分公司遭法院強管】

據路透社所看到的判決,意大利米蘭法院週一(6月10日)宣布,法國奢侈品牌迪奧(Dior)因為沒有盡職監察在中國的承包商奴役勞工問題,公司旗下的意大利分公司遭到法院強制接管,為期一年。

判決書中寫說,迪奧沒有盡職調查他們在中國的製造承包商,沒有確認這些承包商的工作環境與對員工的待遇。

迪奧母公司,全球奢侈品巨頭LVMH集團尚未回應路透社的置評要求。

這是米蘭法院因為勞工問題,強制監管的第三家公司。今年4月,亞曼尼(Armani Group)也因為同樣的理由遭米蘭法院強制監管。去年,另一家意大利皮包品牌也遭法院監管。

全球最大的電動車電池製造公司寧德時代也被質疑,是否涉嫌使用新疆奴工的違法行為。

上星期,以美國國會中共問題特設委員會(Committee o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主席穆勒納爾(John Moolenaar)為主的多名共和黨議員聯合致信美國國土安全部,呼籲將其列入《防止強迫維吾爾人勞動法》(Uyghur Forced Labor Prevention Act)下的實體名單。

根據法案,美國禁止進口所有的涉嫌新疆強迫勞動產品。並將使用中國新疆地區強迫勞動力有關企業列入上訴實體名單。

寧德時代回應說,「毫無根據且完全錯誤」,並稱該公司與信中提到的一些供應商的業務關係早已終止。

不過,在美國議員呼籲阻止進口寧德時代產品後,該公司股價上週五下跌,其深圳上市股票下跌5.7%,創2022年10月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

【中國男駕船偷渡台灣 稱遭政治迫害】

一名中國男子日前駕駛快艇闖入台灣淡水河後,直接衝向淡水漁人碼頭,稱自己在中國大陸遭受政治迫害,要「投奔自由」。過去中國人員偷渡台灣通常從金門上岸,闖入淡水河偷渡尚屬首例。台海巡署逮人後已移送地檢署偵辦。

據台灣海巡署10日發布的新聞稿,這次偷渡事件發生在週日(6月9日)上午9點。這名中國男子駕駛快艇闖入新北市淡水外海約6浬的位置時,被台灣海巡第三巡防區指揮部沙崙雷達鎖定。

中國男子所駕駛的快艇進入淡水河後,在淡水渡船碼頭與交通船發生擦撞,碼頭工作人員隨即撥打海巡「118」專線報警。

事後,台灣海巡署第三巡防區指揮部主任鄭騰詳告訴媒體,海巡署人員在淡水渡船碼頭逮捕了這名中國男子,扣留了快艇。

完成了對涉案人的筆錄後,已將其移送士林地檢署偵辦,檢察官裁定收容,偷渡者的詳細動機有待進一步調查。海巡署並強調,這艘快艇在外海時,該署已經對其全程監控。

根據台灣媒體報導,現年60歲的中國偷渡客姓阮,落網後自述從福建出發,駕駛船舶投奔台灣。他聲稱自己在中國國內遭受政治迫害,想要「投奔自由」。

不過,國民黨立委洪孟楷對這名中國男子偷渡來台的動機提出質疑。他表示,以這種方式「入侵我國領域」,這是國人無法接受的事情。

民進黨立委洪申翰則表示,海巡署應該在快艇出現在外海區域時就進行處理,而不是讓其駕駛快艇在淡水靠岸才抓人。雖然這是個案,但是「該檢討的部分就該檢討」。洪申翰認為,海巡署將來還需加強相關巡防。

對於這起中國男子偷渡台灣的事件,台灣網友也議論紛紛。有網友留言說:「好奇(台灣當局)現在怎麼處理投誠。」

也有網友認為:「武統很快將付諸實施,大陸方現在正設法(包括偷渡)讓一些人提前潛入台方,以便武統時做內應。」

好的,鎖定最新要聞,請訂閱新唐人快報,不要忘記給我們留言、點讚,我們一起傳播真相。感謝您的收看,再會。

《新唐人快報》製作組

(責任編輯:劉明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