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經濟回顧:國家公器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6月09日訊】法律訴訟對事不對人,美國司法在這個原則上倒退;拜登簽署行政令,限制非法移民申請庇護;歐洲央行宣布升息,五年來第一次;印度、墨西哥大選揭曉,投資市場冰火兩重天。

開場白﹕國家公器

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一週經濟回顧節目,我是東方。

在美國,在所有真正的法制國家都有這麼一句話,叫作:沒有人能凌駕於法律之上,這句話本身沒有錯,反映了法制的精髓,但要被別有用心的人濫用,也就成了虛偽的一句話了。為什么呢?

因為它還應該有一句話做墊背,叫作:法律對事不對人,法律用于起訴犯罪,而非針對個人。這句話的意思是,法律的目的是為了處理和懲罰違法行為,而不是針對某個特定的人。法律應該公平、公正地适用于所有人,而不是為了打擊或迫害某個人。這樣才能确保法律的公正性和正義性,防止濫用權力和冤假錯案的發生。

在美國這樣的法制國家,法律條文發展到今天已經非常冗長複雜。每一項罪名的背後有1510項聯邦法規條文。這些法規包含的章節和小節內容非常複雜,以至于研究者們不得不研發一种算法,用來統計美國法典中的幾乎5千2百項罪行。另外還有30万條法規可能會被政府通過刑事處罰的方式強制執行。這還只是聯邦法律條款,美國有50個州,每個州都有自己的刑法典。

就拿紐約州來說吧,它的刑法至少描述了575种罪行,對絕大多數的紐約居民來說,很多這些罪名他們都不知道是罪名,換句話說,任何一個正常人,如果紐約州政府要用法律來整你的話,他都是罪犯。

隨便舉幾個例子,有沒有闖過紅燈,或者在不能過馬路的時候過馬路?自己頭痛,向親朋好友借止痛片服用,那是毒品轉移,還是重罪。從來就沒有偽造過商業記錄,沒有改過收據嗎?捐贈舊衣服的時候,有沒有抬高估值,報稅的時候減免更多的所得稅?這是稅務欺詐。夸大自己住宅的價值好從銀行多得到貸款,銀行欺詐罪。如果這份銀行貸款是通過電子郵件發送給銀行的,你又犯了郵件欺詐罪。如果你跟銀行之間就貸款的事情,來來回回有34份郵件,那就是34項郵件欺詐罪。

所以說,當一個檢察官要用法律的大棒來敲打誰的話,一敲一個準。州檢察官是通過選舉產生的,紐約州檢察官當年競選的時候,就承諾,投票給我,有了權力我就會對付某某人,我會檢查某個人的所有通訊記錄,我會把他放在顯微鏡下面來檢查,這不是濫用職權麼,這不是雞蛋裡挑骨頭嗎?

在2016年大選之前,時任聯邦調查局局長的詹姆斯‧科米,他召開新聞發布會,解釋為什麼他的辦公室建議檢察官,不要對希拉里‧克林頓因處理机密信息不當而提出指控。用科米先生自己的話來說,「儘管存在關于處理机密信息的潛在違規證据,但我們的判斷是,沒有一個理性的檢察官會提起這樣的案件。」這才幾年,紐約州就選舉出來了這麼一位檢察官,開創了美國法制的先河,法制倒退的先河。這是今天的開場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