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中國汽車殘酷價格戰 李書福:結果就是偷工減料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6月08日訊】中國汽車業產能嚴重過剩,已進入殘酷的「淘汰賽」,價格戰舉世無雙。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表示,簡單粗暴的價格戰,結果就會是偷工減料。

據中共官媒「第一財經」報導,李書福在6月7日舉行的2024中國汽車重慶論壇上表示,中國汽車工業的內捲程度全球第一,價格戰一浪高於一浪,舉世無雙。如果市場化水平高,法律健全,執法嚴格,透明公平競爭,那麽這種現象就是好事;反之,就是壞事。

他說,任何產業的健康發展都必須表現在投入產出比方面實現較好的經濟效益,無窮無盡的內捲,簡單粗暴的價格戰,其結果就是偷工減料、造假售假、不合規的無序競爭。

中國乘聯會此前預計,在歷經了去年「史上最強」價格戰之後,今年全國乘用車市場的價格競爭仍將激烈。

乘聯會祕書長崔東樹統計,2024年1到5月的降價規模,已經超過2023年全年的9成,超越了2022年的降價總規模。價格戰主要影響純電動等新能源車型。

報導指出,目前「虧錢賣車」已經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業普遍的難題,只有極少數新能源車企總體處於盈利狀態。

中共當局的大力支持,導致中國新能源汽車業連續數年大規模擴張。陸媒去年就曾報導,新能源車企已進入殘酷的「淘汰賽」,未來數年大部分車企都將出局,只有少數幾個市場占有率排名靠前的車企能夠生存,因此部分車企不惜「虧錢賣車」也要搶占市場,目的是捲死對手,維持自己的生存。

《日本經濟新聞》日前報導,中國電動車嚴重產能過剩,理想汽車北京電動車生產線上的一名員工透露,生產線經常停工,她4月只工作十幾天,5月則僅工作3天。她還說「超過1000名工人被通知可以離職,或者拿最低薪」。

中國國內需求嚴重萎縮,中共正在推動電動車對外傾銷。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近期舉辦的一場會議上,長三角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聯盟祕書長姚曉冬說,中國的電動車企「不出海,就出局!」

報導說,中國目前出口的電動車還不到生產總量的15%,但美國與歐盟已經吃不消。美國已經下令調高中國電動車的進口關稅,歐盟也在醖釀抵制。

中國電動車出口被指由中共的政府補貼支撐,一些車型的售價甚至低於成本價。這讓歐美本土的車企很難與之競爭。

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eu」上月報導,比利時已有老牌車企因此倒閉,其它老牌車企敦促歐盟採取措施,應對中國車企帶來的不公平競爭。

(責任編輯:周歸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