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英論壇】35年崩而未潰 六四後中國魔變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6月05日訊】對於當代中國人來說,六四事件是一道過不去的坎。35年前的這一天,中共動用正規國防軍隊,使用坦克、機槍等重型武器對北京要求民主的數萬市民進行了屠殺式的鎮壓,震驚了全世界。六四鎮壓後,雖然中共繼續推動改革開放,中國經濟持續高速成長,但整整一代人對中共的認知卻發生了徹底的改變。六四鎮壓為什麼會發生?這起事件對中共以及對中國社會造成了什麼樣的后果?對國際秩序的重塑以及對未來又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和啟示?

六四屠殺影響蘇東劇變 重塑中國人和中共的關系

大紀元時報總編輯郭君在《菁英論壇》表示,1989年發生的那場六四天安門屠殺,對中國最大的影響,是重塑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民眾的關係,尤其是重塑了中國知識份子和中共之間的關係。

在八九民運之前,大部分中國年輕人其實都是改革派,甚至是改良派,就是說他們其實是在認同中共統治的基礎上謀求更好的社會機制。但六四鎮壓之後大部分人都變成了革命派,也就是他認為只要中共還在台上,中國的改良或者是改革都是不可能的,必須徹底拋棄中共,中國才能夠繼續進步,尤其是最近這些年,這種思潮就更加明顯了。

六四屠殺其實不是過去式的歷史,而是現在正在進行時,現在中共治理社會的方式以及它們看待世界的方式和以前其實沒有任何變化,中國民眾和中共之間的這種衝突的性質也沒有任何改變。我們換一個角度來看,就是中共和知識精英之間的這種衝突其實是更加嚴重了,這對中國的未來會產生巨大影響。過去二三十年,當年那批大學生已經逐漸的掌握了社會資源,我們每次報導一些重要事件,採訪一些關鍵人物的時候,這些探訪對象很多都是八十年代的大學生,這批人是中國的精英,從各方面都是精英,當習近平這一代人慢慢退去之後,這批80年代的菁英將決定中國未來的走向。

郭君說,六四事件對全球政治格局有巨大衝擊,直接導致了整個共產集團的崩潰。六四鎮壓後的1989年下半年,東歐國家的共產政權陸續垮臺,到了1991年蘇聯和蘇聯共產黨解體導致冷戰結束,全世界共產體制的國家,從八十年代末期的約三十個,到現在就剩下四個。所以,六四改變了世界,改變了一個時代。

另一方面,六四事件也是中國和西方蜜月期的一個轉折點。中共在1972年開始脫離蘇聯集團,到79年正式站到西方陣營中和以前自己的同志開始直接對抗,這是冷戰中的一件大事。所以在八十年代美國和西方不遺餘力的全力支持中共,從經濟、軍事、科技和其它方面都在全力支援中國。到了八九年之後,西方首先在軍事上停止支持中共,然後在人權問題和意識形態上開始逐漸的對立,但大的國際戰略合作其實沒有發生改變,大戰略的改變是到2018年以後的事情。

六四鎮壓沒有影響經濟增長 但改變了財富分配方式

郭君在《菁英論壇》表示,六四鎮壓之後,中國經濟經歷了高速發展,中共因此宣傳說當初如果不鎮壓,中國就會陷入混亂,就沒有後來的經濟增長,中共的這個論調顯然是不合邏輯的。如果不鎮壓,就不會有經濟增長,這種假設本身是不合基本邏輯學的,根本不成立的,因為事情沒有發生之前,其實是有無限的可能性。專制體制最大的一個能耐就是依靠這種誤導性的宣傳,就是如果沒有它,大家都會死。中共的這種宣傳也用在其它方面,比如說鎮壓法輪功,中共會散佈說,如果法輪功掌權了,中國會如何如何?其實這個問題的前提是不存在的,法輪功從來沒有要求掌權,用一種假設的前提,來衡量一個假設的結果,得到的結論當然是荒謬的。

回到中國的經濟來看,中國經濟過去三十多年確實有很大的成就,其中有兩個因素是至關重要的。第一個就是中國人這種賺錢的動力非常強大,中國人勤勞勇敢、刻苦耐勞,這是經濟發展的最重要的一個動力來源。其實不只是中國大陸,像臺灣、香港、新加坡這些華人為主的地區和國家,它的經濟發展其實都非常快。第二個因素是中國經濟的貨幣化和經濟活動的GDP是兩個概念。九十年代之前中國的很多經濟活動是不用貨幣來衡量的,所以不算在GDP裡面,比如說住房、醫療、教育這三大塊以前都是有的,但是它不用貨幣來表達,所以不算在GDP裡面。九十年代之後,所謂住房改革、醫療改革、教育改革其實就把這些都算成錢了,都進入GDP的統計裡面,這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因素。經濟現代化其實就是一個貨幣化的過程,中國經濟貨幣化是從九十年代末朱鎔基那個時候改革的,這是中國GDP當時大幅增長的另一個大的因素。

郭君說,其實中國本來就是一個市場經濟的國家,共產黨竊國以後才實施國有化,把一個原本市場化和貨幣化的中國經濟,變成了非市場化、非貨幣化。所以,改革開放以後中共所做的只是一種回歸,還算不上是一種進步。這種改革的路徑,在1989年之前,其實在1987年中共十三大上,由趙紫陽已經提出規劃了,這個也不能算在六四鎮壓的成就上面。所以我認為中共說六四鎮壓保證經濟發展,完全是胡說八道,刻意誤導。

中國民主黨主席王軍濤在《菁英論壇》表示,1989年6月4號那場鎮壓使得中國經濟增長的模式有了一個變化,主要不是體現在經濟速度上,而是體現在財富的分配和發展機會的分配上,以及這個發展會帶來腐敗還是帶來一個全民共享的發展?過去四十年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四十年,實際上從共產黨七十年代末開始進行包產到戶的改革開始,中國經濟在1989年前一直是持續高速發展, 1989年後面的發展和前面的發展速度上實際上差不多,都是每年在百分之十左右。那1989年到底發生甚麼呢?1989年之前,我們可以看到那個發展是從最窮的群體的改善開始,先從農民的包產到戶,就是二等公民的改善開始,接著是城鄉的那一批人,第一批萬元戶都是個體戶,沒有工作的那個群體。

到1989年的那個時候,實際上財富到了一定程度,這時候人民就希望有一個政治參與的權利。其實趙紫陽先生在先後主持政府工作和黨的工作的過程中已經意識到,如果沒有政治體制改革的話,那麼經濟改革的這種持續發展可能會帶來一些麻煩。這時候他才把政治改革提到日程上,但鄧小平給他設了限制,說十三大上不能搞三權分立,不能搞西方這一套,但是趙紫陽先生搞了社會協商對話機制。其實八九年在我看來就是新生的社會力量在經濟發展取得信心之後,希望共產黨把政治權力也分享出來,這樣由人民一起來討論國家發展。

王軍濤說,我相信如果1989年沒有六四鎮壓,八九年之前的這種對話協商模式延續下去,不僅中國經濟仍然可以保持一個高速發展,而且人民可以公平的分享發展果實和機會。那麼社會還能保持一個心情舒暢,大家可以就暢所欲言。但是八九年的這場鎮壓改變了什麼呢?經濟速度可能還是和原來一樣,但是變成了高壓維穩下的發展,變成少數權貴壟斷了發展的果實和機會,而多數的大眾承擔了經濟發展的代價,而且整個社會是非常腐敗,這就是八九年鎮壓給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也就是說,六四鎮壓後面這三十年就是一種變態和急性發展,而且為未來的政治動亂和發展的倒退埋下了隱患。

政客利益驅動啟動轉型 專制滅亡有必然性

大紀元資深編輯與主筆石山在《菁英論壇》表示,我們一直在談一個問題,就是亞洲的這些威權體制往往都是因為內部的鎮壓,導致政權發生了一些變化,包括臺灣的美麗島事件,韓國的光州事件,還有菲律賓發生的刺殺阿基諾等等,這些事件都是當事國家的政權發生變化的一個契機。當然,中共的六四鎮壓變成了一個反例,但是六四事件始終是中共揹負的一個債務,一座大山,背在背上的一個負資產。

石山說,我看到一個故事,說一個人跟國內一個小粉紅打賭說,你說中國言論是自由的,那我給你張照片,你敢貼上去,我就承認是自由的。這個人就把天安門坦克的照片發給這個小粉紅,他也搞不清楚這照片的含義,這有什麼不敢放,就啪的登上去了。結果他整個賬戶瞬間就被凍結掉了。

郭君在《菁英論壇》表示,共產黨的統治原本就是一種極端專制治理的模式,它到了中國後又加入了古代專制的那種心態,基本上斷絕了真實的政治協商這種機制出現的可能性。六四事件告訴大家一件事,就是說在中共統治下一旦出現了官民糾紛,一旦大家看法不同了、有分歧了,中共唯一的辦法就是采用暴力,不但北京這麼做,而且這個暴力的決定權在過去這些年是逐級在下降,現在一個縣政府就可以決定對民眾采用暴力鎮壓。我們過去這些年看到各種經濟糾紛,比如說拆遷賠償等等,如果老百姓不滿地方當局的做法,它們就是直接的施展暴力,由警察、特警出動來解決問題,沒有任何協商的機制可言。中共認為這種方法很有效,而且成為它們所謂的制度性優勢,認為這是中國崛起的一個重大的制度性的原因。因此在六四後,我們是看不到中共暴政會發生改變的任何可能性。

王軍濤在《菁英論壇》表示,我在研究世界各國轉型中發現,其實轉型裡論並不要求人民有什麼道德的高尚追求,而是說在一個權力鬥爭中,一個當權者覺得這樣做最符合他的利益,他就做了。比如說戈爾巴喬夫準備解散蘇共,就是因為819政變,如果再讓蘇共存在,就會有這種政變,他就會丟掉性命,而他把蘇共解散之後,葉利欽不會要他的命。還有很多現實的例子,比如二把手認為,如果我做了改革,人民可能就會選我做領導人,那我就把一把手給幹掉。還有像埃及、印尼那些軍隊領袖當站在人民這邊的時候,其實他並不是真的喜歡人民、不喜歡提拔他的穆巴拉克、蘇哈托,而是說如果他支持穆巴拉克、蘇哈托的話,他就要陪葬。這些軍人認為,至少在道德上,在將來的歷史上,還不如我現在就站在人民這邊,人民可能由於我這個舉動,將來我還成了偉大領袖呢。

王軍濤說,政治人物是最講究現實的權衡,當人們很常識、很理性的追求自己的利益,符合良知的這個利益的時候,其實人們就會自然而言的選擇民主制度。專制將來一定會失敗,就像胡平先生說的,他們可以贏一千次,但是只要他們輸一次,他們就輸了。我們可以失敗一千次,但只要我們贏一次,我們就徹底勝利了。

王軍濤表示,我覺得共產黨會垮臺,這是因為共產黨這個制度不合理,而到那天來臨時,那些推翻共產黨的人,它的掘墓人,可能就是共產黨內部的一些「野心家」,他們會不惜把這個黨毀掉,然後來謀求自己的政治利益。所以,政治轉型其實不需要每個人都很高尚,只要少數人高舉火炬,在眾人醉憨的時候,那個舉著光的人高尚就行了。

新唐人、大紀元推出的新檔電視節目《菁英論壇》,是立足于華人世界的高端電視論壇,該節目將彙集全球各界精英,聚焦熱點議題,剖析天下大勢,為觀眾提供有關社會時事和歷史真相的深度觀察。

本期《菁英論壇》全部內容,敬請線上收看。

《菁英論壇》製作組

轉載和引用《菁英論壇》文章 ,請保持原文內容,并標明出處。

(責任編輯:劉明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