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週刊】川普封口費案獲罪 專家析對大選影響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6月02日訊】5月30日,川普封口費案庭審結束,川普罪名成立,成為第一位因刑事指控被定罪的美國前總統。本期週刊專家解析了此案可能給美國大選帶來的影響。最新民調顯示,案件的結果不影響選民對川普的支持。

5月30日下午,12名陪審員經過2天的討論,對每一項指控達成一致意見,認為34項指控全部成立。川普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被定罪的前總統。

陪審團的判決,來的比大部分人想像的都快。開庭開了6個星期,證人有22個,而陪審團從5月29日才開始審議,到30日達成判決只經歷約10個小時。

法官表示,將在7月11日,召開聽證會,對決定川普的具體的量刑。這個日子,距離是川普在7月份共和黨全國大會受到正式總統提名,只有僅僅數日。

判決後,川普的競選團隊,馬上向群眾發出競選募款短信,說川普成了「政治犯」。不到半小時,捐款網站就因太多人湧入捐款,而一度癱瘓。

5月30日公布的瑪麗斯特民調顯示,67%的選民表示司法訴訟不影響他們對川普的支持。15%的選民說,如果川普被定罪,他們更加要選川普當總統。

《上午咨詢》的民調顯示,川普以44%的支持率領先拜登的42%。

5月31日,川普被定罪後首次公開演講,表示會上訴。現場內外,大批粉絲聚集。

美國前總統川普:「這是被操縱的,這是一場被操縱的審判。」

川普介紹審案過程,法官不允許選舉專家出庭作證,否決了所有辯方提出的要求,但滿足了所有民主黨當局的需要。

川普控訴,事件發生在2016年,民主黨一直沒找到起訴的罪名,卻在7年後提起訴訟。

川普:「很長時間後,當我宣布要競選總統時,他們決定盤活這個案子。」

川普說,雖然自己遭到無妄之災,但是卻連夜收到選民的大力支持。

川普:「(川普競選團隊)收到小額捐贈,像21塊、42塊、53塊、38塊。大概10個小時就收到創紀錄的3900萬美元。」

31日,大批選民圍聚在川普大廈外,給川普打氣加油。

美國播客主傑里米·斯科特·吉布斯:「(判川普有罪)向所有美國人展示了我們的政府和司法系統已經變得如此腐敗!」

同一天,川普在大選中的競爭對手、現任總統拜登,在白宮否認封口費案是被操控的,他說12個陪審員只是普通公民,不允許有人抹黑司法系統,並鼓勵川普上訴。

美國總統拜登:「這就是美國。這就是我們。」

法律專家表示,除了上訴,川普還可以延緩量刑,而且罰款的可能性更大。在此期間,川普的律師可能會提出任何足以延緩判決的動議。

川普的每項罪名最高可判四年監禁,但川普高齡77歲,又是非暴力罪行,而且是初犯,加上此前從沒有關押前總統的先例,擁有自由裁量權的主審法官胡安·梅爾坎可能會判罰款、賠償、在家監禁、緩刑或其它處分。

即使被判入獄,川普還可以在上訴期間申請保釋。如果川普當選總統,任職期間幾乎肯定不會被關押。

封口費案的上訴可能需要數個月甚至數年,如果上訴法院維持原判,川普可以再向紐約州最高法院上訴,這將會讓結案時間推遲到11月總統選舉結束之後。美國憲法沒有任何條款,禁止罪犯擔任總統。

有學者表示,此次判決的影響侷限在特定的中間選民人群中。

旅美中國政治學者王軍濤博士:「因為我們知道他的基本盤比較穩定,真正影響美國大選結果的是那7個搖擺州,而這些搖擺州中的中間派,他們一般來說對法庭判決比較認可。」

川普在31日的新聞發佈會上對此次判決進行了回應,策略相當明確。

法律學者虞平:「今天他在判決後出來對民眾發表的講話,實際上他指出判決是一個所謂的腐敗的判決,所謂的被民主黨拿來政治操作的一個判決,他希望通過他的這個操作讓這個因素對他最後的選舉形成最小的影響。」

新唐人新聞週刊梁東、陳力綜合報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