捲入恆大造假案 普華永道連遭十幾家公司解約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6月01日訊】中國恆大地產因涉債券欺詐及信息披露違法,遭證監會重罰逾40億元人民幣。與此同時,國際知名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因捲入恆大案件,近日接連被中國石油、中國人保、招商銀行等十幾家A股上市公司解約,其中不乏數千萬元的大單。

當地時間5月31日,中共證監會在其官方網站發布消息稱,證監會對恆大地產債券欺詐發行及信息披露違法案件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給予恆大地產警告處分並罰款41.75億元(人民幣 下同)。同時,對恆大地產時任董事長、實際控制人許家印頂格罰款4700萬元,並終身禁入證券市場。

此前一天,中國石油曾於5月30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將在股東大會上取消關於公司聘用2024年度境內外會計師事務所的議案。

中國石油在公告中表示,鑒於近期「有關審計行業相關事項還需進一步核實」,經公司與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及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協商,公司決定取消原定提交2023年年度股東大會審議的《關於公司聘用2024年度境內外會計師事務所的議案》。

(解約公告截圖)

更早一點,中國人民保險集團(中國人保)於5月29日,發布了關於變更會計師事務所的公告,解除了該公司與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以及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的聘用合同。

此外,招商港口、招商銀行、青島港、青島啤酒、粵電力A、滬矽產業等十幾家上市公司也相繼在近日宣布,不再聘任普華永道,改聘其他會計師事務所。其中,中國人保、招商銀行等公司,之前聘用普華永道的費用都在數千萬元以上。

Wind發布的數據顯示。普華永道在2023年度審計的A股上市公司共有107家,審計費用合計達8.69億元。

作為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普華永道,為何突然在A股上失寵了呢?

《國際金融報》的報導援引未公開姓名的分析人士的評論稱,因捲入華為造假事件,普華永道聲譽遭受衝擊,審計專業性受到質疑,「未來不排除會有更多上市公司選擇更換會計師事務所」。

稍早時候,證監會於今年3月發布通告稱,證監會對恆大地產涉嫌債券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案已調查完畢。經查明,恆大地產2019年、2020年的年報所披露財務數據中,總共虛增收入5641億元。而恆大地產在第5期、共208億元債券的發行文件中,分別引用了存在虛假記載的2019年、2020年年報相關數據,「涉嫌欺詐發行。普華永道則對恆大地產2019年、2020年年報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據公開的資訊,自從恆大上市以來,普華永道連續14年給恆大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而在這14年的合作中,恆大支付給普華永道的審計費用高達2.88億。外界推測,接下來普華永道也可能會遭到監管機構重罰。

目前,普華永道正面臨著大批客戶流失、公信力下降,以及審計費用降低等方面的衝擊。

(記者黎明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文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