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田壯壯執導的電影《藍風箏》,講述了一個平凡女人追求普通生活但終究無法逃脫悲慘命運,一個普通家族幾經波折卻難逃命運的捉弄的故事。1993年,該片獲得第六屆東京國際電影節、夏威夷國際電影節、芝加哥國際電影節最佳電影獎。
在電影《藍風箏》中,女主角陳樹娟的第一任丈夫林少龍被錯劃為右派的過程非常令人唏噓。
林少龍原本是單位裡老實本分的一份子,但在一次揪「右派分子」的會議中,他因為出去上了趟廁所,錯過了會議的一部分內容。然而,當他返回會場時,卻被錯誤的劃為了「右派分子」。
這個錯誤的決定徹底改變了林少龍的命運,他被派往北方進行勞改。在勞改的過程中,他遭遇了不幸,被一棵倒下來的大樹壓死。
僅僅因為去上了個廁所,林少龍回來後就被定為右派。這個荒誕的故事,我以為純屬《藍風箏》的虛構,是文學創作,沒想到現實中真有這樣的事。
幾天前看到微博網友「海上一浪花」5月21日發的一條微博,講述了1957年反右運動中的真實一幕。
這條微博說:「1957年反右運動,《黨中央機關報》是《人民日報》屬下的一個黨支部,正在召開支部會議。會議從午後開始一直到晚上仍未結束,為的是要從黨支部10個左右的人員中『評』出一個右派分子。此時其中一位編輯內急實在難忍,只得匆匆奔向廁所。讓他始料不及的是,幾分鐘後出恭回來,已被『光榮當選』為右派分子。事後,黨支部書記很不好意思地向他解釋,這是毛主席親自發起的政治鬥爭,上級黨組織遵照最高指示按百分比交辦的任務,不能不執行。只是大家面對面坐著,都不好意思開口把誰劃定右派,又無人挺身自薦。正巧你離開一會兒,也就該你倒楣了!就這樣,這位中央黨報的編輯,度過了20年悲慘的勞動改造生涯,直至『四人幫』倒台後才被平反。」
這位倒楣的編輯不就是現實版的林少龍嗎?!而無論是電影中的林少龍還是現實中的這位編輯,他們的命運不一凸顯了中共政治運動的荒誕和冷血。
許多網友在「海上一浪花」的這條微博下留言。他們說:
「1957——1976,最黑暗的年代。」
「1957年反右運動是分配指標的,小便回來就『當選』的例子具有普遍性,全國劃成右派分子的就一二百萬,硬生生地把他(她)們推到敵人那邊,凡被劃成右派分子的即成為了專政對象,真悲慘!」
「同樣的情形發生在我家鄉的地方報紙總編身上,因為沒有按照比例上報人數,於是他自己就成了右派。」
「傳到外國肯定是個千古笑話。」
「不是笑話,是事實,上面下達指標,下面就找對象,中籤者淪為萬劫不復,其家庭支離破碎,二十年的滄桑,改變了整個家庭家人的命運,可悲!」
「這樣的場合或者說這樣的情形下,心照不宣而又讓自己安全的做法就是把那個不在場的拋出來。如此一想,逢開會是不是少喝水,有尿儘量憋著呢。」
「有的單位領導心善,因為右派人數實在湊不夠,不忍心把哪個劃為右派就把自己湊上去了,結果一個家就這樣毀了。」
「那個時代在後人看來都可笑至極!可確實是實實在在的事實!!!悲哀啊……」
「我的父親抗日時期參加革命,五八年被劃右派,領導說整個部門就他讀過大學,這個任務就交給他完成吧,隨後被下放到農場餵豬。」
「這就像末尾淘汰,無論怎麼樣都是要找出一個倒楣的…」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作者提供/責任編輯:劉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