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析賴清德就職演說 兩岸路線務實 對內團結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5月21日訊】中華民國總統賴清德在就職典禮演說中,重申維持兩岸現狀,同時盼望在對等尊嚴的原則下,兩岸恢復交流。學者分析,賴清德對兩岸交流「善意務實」,而對內則包容了不同的論述。

賴清德:「民主自由是台灣不可退讓的堅持,和平是唯一的選項。」

向世界宣告台灣不會退讓,面對兩岸緊張的情勢,賴清德一上任就肩負守護國家的重擔,他延續前總統蔡英文的穩健路線。

賴清德:「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我希望中共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尊重台灣人民的選擇,拿出誠意,和台灣民選合法的政府在對等、尊嚴的原則下,以對話取代對抗。」

盼兩岸對話交流,賴清德釋出善意,提出兩岸可以先從恢復對等觀光旅遊及讓陸生來台就學開始,一起追求和平共榮。而話鋒一轉,面對國內民眾,他也重申,台灣要有守護國家決心。

賴清德:「我們有追求和平的理想,但不能有幻想,在中共尚未放棄武力犯台之下,國人應該了解,即使全盤接受中共的主張,放棄主權,中共併吞台灣的企圖並不會消失。面對來自中共的各種威脅滲透,我們必須展現守護國家的決心。」

賴清德演講全長30分鐘,提到台灣約90次、中華民國9次、中華民國台灣3次。學者分析,賴清德的兩岸路線務實,對內凝聚共識團結。

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吳瑟致:「他沒有去提及中華民國憲政以及兩岸關係條例,他所提及到的是對等尊嚴的原則,我覺得這也是一種很善意的表示。沒有特別去框定北京在什麼樣的前提之下來恢復兩岸的交流,顯然賴清德是非常務實的。他的演講稿裡面提及到,中華民國或是中華民國台灣或者是台灣,都是自己,或是國際友人稱呼我們國家的名稱,他包容了所有不同的一個論述上,來做為一個國家的一個想像,或是共同體的概念。」

不過,賴清德就職演說遭中共封殺。吳瑟致直言,台灣的民主對中共來說是不能說的事,中共不樂見中國人太了解台灣民主運作。但中共的封鎖比較像是鴕鳥心態,這並不代表中國民眾對於外界世界完全不了解。

新唐人亞太電視陳輝模、黃彥菱台灣台北報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