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4月02日訊】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出現新進展,台北市長蔣萬安今天(4月2日)說,在餐廳環境檢體中驗出致病原米酵菌酸,「寶林責任跑不掉」。
台北市政府今天舉行記者會說明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進展,蔣萬安表示,衛生局3月24日首度前往餐廳稽查時,有採集環境及生物檢體,並請台大法醫所協助檢驗。
蔣萬安指出,台大法醫所昨天晚間回報,這些檢體驗出米酵菌酸陽性反應,確認寶林責任跑不掉,已同步將訊息轉知檢警,待完整報告出爐後正式送交。
衛生福利部昨天傍晚公布統計,信義區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共通報29件病例,包含2人死亡、5人住加護病房、2人住一般病房、20人返家休養。目前累計14人驗出米酵菌酸陽性,但食材檢體皆呈現陰性。
中央社整理待釐清關鍵,包含尋找產生米酵菌酸的細菌、烹飪過程是否形成適合繁殖環境、細菌為何現蹤台灣與對其他食品影響程度。
釐清關鍵1:產生米酵菌酸的唐菖蒲伯克氏菌在哪裡?
衛福部次長王必勝告訴中央社記者,寶林茶室抽驗食材檢體共35件,包含粿條、香蘭葉、在來米粉、醬油等,「現場有的食材都拿回來」,因為業者已經歇業,沒有再進貨,取得食材檢體皆未檢出米酵菌酸。
王必勝說,既然已經在人體驗出米酵菌酸毒素,唐菖蒲伯克氏菌是主要關鍵之一,已赴寶林茶室進行環境採樣,釐清能否培養出這種菌。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長吳秀梅預估,初步結果預計最快下週出爐。
衛福部推測有問題的是前批已用完粿條,外界關注若問題食品都已吃下肚、環境培養沒有唐菖蒲伯克氏菌,寶林茶室將如何結案。王必勝說,目前警調已介入,衛福部的任務在科學角度提供事證,雙方持續溝通,由檢警說明解釋最後結案。
釐清關鍵2:烹飪過程是否形成適合細菌繁殖、產生毒素環境?
衛福部長薛瑞元說,米酵菌酸毒素從國外飄洋過海或故意添加可能性較低,不排除廚師在烹飪過程操作出現狀況,造成毒素被分泌出來的可能性,米酵菌酸源頭還需調查結果綜合研判。
王必勝認為,烹飪過程包含食材處理等,檢方持續調查中,希望透過錄影監視器畫面,了解是否哪個環節可能形成適合唐菖蒲伯克氏菌繁殖的環境,也就是攝氏溫度22至33度和中性pH值的環境,衛福部角色就是協助警檢評估。
釐清關鍵3:產生毒素的細菌是否是自境外沾染帶入台灣?
農業部農業試驗所主任秘書謝廷芳告訴中央社記者,唐菖蒲伯克氏菌有4種病原型,其中3種會危害台灣農作物,但不會產生米酵菌酸;會產生米酵菌酸的唐菖蒲伯克氏菌椰毒病原型,在國內則無危害農作紀錄,過往也未曾發生中毒事件,因此較少針對其進行研究。
中興大學生物科技學研究所教授孟孟孝說明,椰毒病原型帶有特殊基因,因此具有合成米酵菌酸能力。就研究唐菖蒲伯克氏菌經驗,未曾在台灣驗出帶有此基因的細菌,「但沒有相關報導紀錄,也未必表示這就是第1次出現在台灣」。
謝廷芳說,椰毒病原型過去多是發生中毒事件後,在食物上被驗出;這次會發生中毒事件,表示一定有菌來到了台灣,推測也可能是藉由食材等管道從國外進入。
釐清關鍵4:米酵菌酸在台現蹤,是否影響其他食品?
謝廷芳說,米酵菌酸在食物上生成,一定是有水、有發酵過程,細菌才會長到一定量、產生足夠劑量的毒素,而且這也僅止於食材上;至於唐菖蒲伯克氏菌椰毒病原型是否會生存於土壤或台灣其他自然環境中,則仍待科學實證。
「會造成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很多,如果要列個排行榜,唐菖蒲伯克氏菌不算榜上有名。」孟孟孝認為,低溫、高濃度的食鹽、酸性環境等條件,都能抑制大腸桿菌或黴菌等可能微生物生長,其中也包含唐菖蒲伯克氏菌,因此只要注意食物製造及保存過程,不用特地針對其進行防範。
米酵菌酸與米無關
「米酵菌酸」的名稱讓不少民眾擔心,米食是否也會產生此毒,部分餐廳更直接停售米粉等米製品。
王必勝說,米酵菌酸是中國等地使用的名稱,為避免污名化國內常用主要食材、造成民眾誤會,預計本週將舉行專家會議,討論是否改從英文Bongkrekic Acid音譯叫「邦克拉克酸」,改名為「椰黍菌酸」也獲討論,但也擔心椰子、玉米等食材受影響;並將討論因應唐菖蒲伯克氏菌的食材保存原則等作法。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亦邀請國內專家就此次事件解析並發布媒體資訊。中興大學生物科技學研究所教授孟孟孝指出,米酵菌酸可能出現在許多發酵製程不良(多為家庭自製產品)、鹽濃度低、油脂量高、食品保存條件不佳的食品中。
孟孟孝指出,低溫、高濃度食鹽、和醋酸能抑制毒素產生;台灣家庭自己烹調的米飯、米粉等被污染的機率極低,家中米食料理如果存放冰箱,1、2天內即食,不須過度擔心。
(責任編輯:邱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