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回味節氣文明 迎春養生就吃這一盤

【二十四節氣】 作者:容乃加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2月03日訊】「立春」昭告春回大地了!草木萌發,萬物復甦!立春會在每年西曆2月3—5日之間到來,直到「雨水」節氣之前,這半個月期間都屬於立春節氣。立春是春天的起點,同時又是漢代以來使用的黃曆曆法的新年起點,因此立春這個節氣在一年中特別具有標誌性的意義。

悠悠千載 立春春來

從節氣的觀察來看,「立春」在中華文化中已經確立幾千年之久。中華文化崇尚天人合一,所以在立春之際展現內心的誠敬之意,並且以隆重的祭典展現敬天信神的精神。《禮記‧月令》記載立春日的禮儀,天子親率百官舉行春祭、慶賀天地春來,且施惠於人民,並教導人民如何依循天時作息、農耕,而朝廷的典禮、法規等也都謹慎遵循日月星辰的運行法則所示的道理,不能違背天道。

節氣的精神與器物文明表現

中華古人觀察天地萬物以及物候,形成一套節氣文化傳統。中華民族的先民將觀察天道運行的結果立下了「二十四節氣」,作為一年中生活與行事的指引,並且制定了領先於世界的曆法。幾千年歲月的考驗,驗證了「二十四節氣」的科學文明高度。中華民族的「二十四節氣」文化成為世界人類文明遺產,並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二十四節氣」的表現同時兼具精神和物質的內容。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始建的天壇是中華傳統文化中典型的祭天建築群。天壇祈年殿初名「大祈殿」,原為矩形大殿,是明清兩代祭拜上天與祈禱豐收的地方;嘉靖二十四年改為三重頂圓殿,殿頂由上而下依序覆蓋青、黃、綠三色琉璃,對應天、地、萬物;乾隆十六年改為統一的藍瓦金頂,稱為「祈年殿」。

祭天祈穀的天壇「祈年殿」。(Shutterstock)
《禮記‧月令》記載,初春禁止伐木,禁止打獵和殺害胎、卵、飛鳥等等生物。這內涵展現慈悲生命,保護萬物永續依存的精神,並透過國家的禮法加以規約。

《禮記‧月令》也記載,立春祭天祈穀於上帝之後,天子選擇吉時親載著農具、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等等在王田躬耕,作為勤勞農耕的示範。

牛是農耕的功臣,東漢時就有在立春日以泥土塑造「土牛」勸農耕的儀式。

立春日出土牛,東郊迎春。圖:清代黃鉞畫《春臺熙皋.綺陌迎春》(台灣 故宮博物院提供)
據《後漢書‧禮儀志上》記載,立春日五更前,從京師百官到地方各級大小官員,都要穿著綠色衣服在官府門外塑造「土牛」和「耕人」,同時插上代表春天的綠色旗幟,用來告知民眾:春天來了,要勤勞耕種了!在官署門前立起來的土牛和耕人要保持一整個春天,直到「立夏」那一天為止。

立春的養生之道 咬春吃「五辛盤」

立春日是一年春夏秋冬之始,俗語講「一年之計在於春」,我們的古人利用立春的天賜良機,實踐「天人合一」的養生之道,流傳下來咬春和「五辛盤」的養生文化。

古人的天人合一養生之道,講究順天時而動,在立春養生怎麼吃?就要「咬春」——吃春蔬,尤其是春天初長成的辛味蔬菜。這種養生文化從南北朝到明清都很盛行。

咬春

「咬春」是指配合天地春回的契機,吃下溫辛的新鮮蔬菜,回復陽氣去「春睏」,以舒展身心的立春民俗。雖然各地食用的蔬菜略有不同,大體上「咬春」的主要食材是蘿蔔(白、紫色兩種)和五種帶辛辣性質的蔬菜,雜合組成「五辛盤」,加上春餅食用,也有的做成春捲。

春天返回時,人的身體急速從休眠的狀況回復,人腦的血液流到身體內臟多,就容易出現暫時性思睏的疲憊狀態,這時食用五辛菜春盤可以昇陽助陽、疏利肝臟緩解春睏。

古人養生講究天人合一,順天時而動,立春時節講究吃春蔬、春盤。圖中紅色蔬菜即是蘆菔。(容乃加/大紀元)

五辛盤

立春食生菜春盤的風俗起源很早。唐代《四時寶鏡》記載:「立春日,食蘆菔(音蔔)、春餅、生菜,號春盤。」蘆菔就是紫花小蕪菁,也叫萊菔、蘿卜,具有微辛味,可以甦「春睏」。紫蕪菁廉價又營養,且含有豐富的鐵質,養血美顏,難怪不論貧富家的婦女立春日「咬春」都要咬咬它。

李時珍從醫學角度講解了立春吃五辛盤的功效,他說:「立春元旦,作五辛盤食,辟溫疫」、「歲朝(元旦)食之,助發五臟氣。常食,溫中去惡氣,消食下氣」。立春是黃曆節氣的元旦,就說在此日食用五辛盤可以促發五臟之氣,提高臟腑的功能,還可以辟溫疫。其實,不只在立春日,在立春節氣裡常食五辛盤也有很好的功效,可以溫暖脾胃,幫助消化除脹氣。脹氣不作怪,人體的腸胃功能好,健康指數自然提高了。

「立春」日,韓國首爾南山谷韓屋村做「五辛盤」與遊客分享。(全宇/大紀元)
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說:「(黃曆)元旦立春以蔥、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雜合食之,取迎新之義,謂之五辛盤,杜甫詩所謂︰『春日春盤細生菜』是矣。」《本草綱目》中還說「昔人正月節食五辛以辟癘氣,謂韭、薤、蔥、蒜、薑也」,可見到,「五辛盤」的食材因時、因地制宜,並非一成不變,也不僅五種,但都是帶有溫和辛味的新鮮蔬菜。

唐宋兩代,「立春」吃「春盤」是一種流行的時尚。白居易詩《六年立春日人日作》有「盤蔬餅餌逐時新」的描述,由此可見唐代的春盤有鮮嫩生菜,還添加了米麵餅兒,樣式常常競新,形成流行風尚!宋代延續這種養生民俗,陸游詩中描寫「鬭飣春盤兒女喜」。鬭飣也叫鬥飣、餖飣,是作成花卉禽獸珍寳形狀的五色小餅,顯現當時春盤的流行,並受到大人和小孩的青睞。

春天鮮蔬盤加上幾味五辛菜,就養生五辛盤。(景浩/大紀元)
現在的西方人喜歡食用生菜沙拉,而我們的古人在千年之前已經善用了天然生機飲食——五辛盤的活力,而且符合五行相生之理,對身心保健更有相加相乘的助力。

立春節氣文化在「天人合一」的精神之下,開展了豐富的精神與物質文明。指引我們後代人回歸天道,從敬天敬神、慈悲生命的精神立定根本,彈奏永續的生命之春的樂章!

@*#

─點閱【節氣與生活】系列─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李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