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恢復軍事交流 專家:台海衝突仍難以避免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11月19日訊】美中元首會晤決定恢復兩國軍事交流機制。專家指出,此舉雖有利於降低軍事誤判的風險,但雙方的結構性矛盾,特別是台灣問題沒有任何改善,只要中共攻台野心不滅,台海衝突仍難以避免。美國國防部長日前也對媒體表示,美國仍會加速向台灣交付武器。

美中將恢復兩軍溝通機制被認為是近日兩國首腦會談達成的主要成果之一。對此,五角大樓星期三(11月15日)發表聲明表示歡迎,並稱相關協議是避免發生意外軍事衝突的關鍵。不過,國安專家或軍事專家們普遍認為,此舉雖有助於降低美中軍事誤判風險,但在兩國安全問題上的結構性矛盾沒有絲毫改善,特別是台灣問題也無任何進展。

據美國之音報導,美國安全與防務問題諮詢公司藍路實驗室(BluePath Labs)中國研究部高級研究分析師何諳銳(Eric Hundman)坦言,恢復軍事交流機制只是美中雙方關係惡化的「暫停」,這些對話機制在改善兩軍溝通方面並沒有太多份量。他說:「中國的歷史證明,當危機真正發生時,這些會談和溝通渠道通常不會被使用。」

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斯考克羅夫特戰略與安全中心主任安德魯·米科塔(Andrew A.Michta)也指出,中方同意恢復兩軍交流機制,雖然有助於雙方避免意外衝突,但並不能被視為美中兩國關係或兩軍關係出現了改善跡象,因為美中之間的競爭有著「深刻的結構性問題」,這些問題不會因為兩國首腦的一次雙邊會晤就能解決。

米科塔進一步指出,台海局勢是美中安全問題中的最大挑戰。他說:「美國能夠在多大程度上維持其目前的安全保障結構,加強安全保障,確保中國(中共政權)不會試圖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或採取海上封鎖等其它做法,這對美國及其盟友來說是一個根本性的挑戰。」

米科塔認為,美中在印太地區的潛在衝突隱患,是可能正在逐漸成型的「全球戰場」的一部分,這個戰場的一方是美國及其民主盟友,另一方是由俄羅斯、中國、朝鮮和伊朗構成的「獨裁軸心」。雖然現在中方正在努力緩和與美方的緊張局勢,但這只是在為軍事集結作準備,「就像俄羅斯的軍事集結一樣,中國的軍事集結並不是以威懾為目的——實際上是在為進攻行動做準備」。

國際評估與戰略中心高級研究員理查德·費舍爾(Richard D.Fisher,Jr.)則直言,美國為增強兩軍互信而追求與中共軍方對話,這樣的努力已被證明「毫無意義」,因為「中國(中共)軍隊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沒有任何權力」。

費舍爾表示,只要中共想要摧毀台灣的民主,美日韓與中共軍方的談話就毫無意義。他說:「在中共決定與鄰國和平相處之前,緊張局勢不會緩解。因此,與解放軍(中共軍隊)談論這些都只是浪費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Lloyd Austin)日前向台灣方面就美中峰會所達成的共識作出解釋說,近日舉行的美中峰會並不會影響美台關係,對台灣的武器交付將會加快進行。

奧斯汀本週四(16日)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出席東盟防長擴大會議期間作出了上述表示。他告訴媒體:「我認為,(美中)兩位領導人今天討論的任何內容都不會導致我們行動方向的改變。」「我們會依據《台灣關係法》,承諾採取一切必要行動,幫助台灣獲取自衛的能力。」

奧斯汀對拜習峰會就恢復兩軍溝通渠道達成共識表示讚賞,但他依然表示,美國將繼續對來自中國(中共)的威脅保持警惕。他說,美國不斷對中國(中共)入侵台灣的可能性進行評估,同時正在解決對台軍售速度遲緩的問題,美國將加快向台灣交付武器的速度。

(記者黎明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李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