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轉向嚇壞市場?逾百企業撤回科創板IPO申請

Facebook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11月01日訊】今年有上百家公司取消了在中國股市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IPO)的申請,原因是當局收緊了該板塊的監管政策。在中共證監會的授意下,香港也制定了相應措施。分析稱,北京當局的政策逆轉,導致初創企業的「高潛力項目融資良機消失」。

據英國《金融時報》10月30日報導,今年以來,至少已有126家公司取消或暫停了在上海科創板的IPO申請。這一數據比此前4年的同類數據的總和還要多。而導致大批企業取消IPO申請的主要原因,是監管機構提高了企業在中國股市科創板IPO的門檻。

文章表示,科創板最初推出的目的是爲高風險企業提供進入資本市場的機會,但現在監管機構抬高了科創板IPO的門檻,對於許多初創企業來說,在科創板上市已變得「遙不可及」。

公開的記錄顯示,今年前9個月,近2/3的IPO申請沒能獲得批准。而上海科創板募集的資金在中國募集資金總額當中的占比,也從2022年的50%,下降至今年的40%左右。

上海證券交易所的高階主管聲稱,「加強監管審查」有助於將資源有效引流至真正有潛力的公司。但商界人士卻認為,科創板提高上市門檻之舉,會剝奪高潛力新創公司的募資機會,從而扼殺創新的積極性。

曾在科創板進行IPO工作的深圳投資銀行家詹姆士.李(James Li)就評論說:「(上海科創板)不再適合虧損的新創公司了,儘管最初是為了他們而設計的。」

此外,在中國證監等監管機構的「指導下」, 香港證交所今年也對上市申請制定了更高的標準,不僅要求申請IPO的公司必須實現盈利,還必須詳盡說明其技術「如何與行業領先者相媲美」,以及他們的商業模式是否具備可持續性。

報導認為,這樣的政策轉變,「相當於中國鼓勵創新的方式的徹底逆轉」。

「中國政府基本上是在說:『我不會用國家的力量支持任何無法保證成功的公司,』」報導引述香港東方資本創辦人暨董事總經理安德魯.柯里爾(Andrew Collier)的分析說,「這是一項過於政治化的政策,不可能成功。」

香港大學金融學教授陳志武也坦言:「讓監管機構決定哪些高科技公司應該上市,就像要求一個8歲的孩子選擇最好的登月技術一樣,它永遠不會成功。」

(責任編輯:李明)

相關文章